第212章 圣人治人,而后圣王治国(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377 字 11个月前

荀子笑着说:“‘虚壹而静’可以拆分开来,所谓‘虚’,就是不让已有的知识妨碍即将接受的新知,如这只酒碗装满了酒,却还能再装进泥土。”

“何为‘壹’?”

“你现在能看得清酒中有土,心能容纳两物且不相妨碍,不影响对于两物的认知,谓之‘壹’。”

“那何为‘静’?”

荀子摇了摇手中的酒碗问:“你再看这碗中酒还清吗?”

徐福看了一眼,沙土与酒水完全混合又摇头说:“不清了。”

荀子停手将酒碗放于桌案,静置了片刻又问:“现在呢?”

“酒一半清,一半浊。”徐福回答。

“为什么酒先前浑浊,而后又一半清一半浊了呢?”

“是您先前摇晃酒碗,以至于酒水与泥土融合,酒水就变得浑浊了,而您后来又将酒碗静置,酒中的泥土沉淀到底,因此下层的酒水混浊,上层的酒水清澈。”

“很好,我想告诉你的是,不以胡思乱想淆乱正常的认识就是‘静’,做到这些,便能达到‘心’的大清明,这是认识的最为完美的状态。”

“我明白了夫子。”

荀夫子点头问道:“拥有了正确的认知就是成圣的终点吗?”

徐福诚实回答:“不知。”

他从前只是偶有感悟理解,从未将这些东西系统归纳整理,也就是说,他现在并未达到‘虚壹而静’的状态,脑海、心间都是一潭浑水。

如今荀子将平生所学所感所悟由浅入深,层层剖析,徐福才发现荀子此人蕴含了多大的能量,其才堪称当世圣人。

夫子的学识渊博到深不见底,而自己与之相比,无异于小河沟比于大海,他现在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愚昧。

徐福也并非一无所知,他明白拥有成圣的初衷,便有了行道的初衷,世间大道为天道,圣道和人道,达到人道的巅峰即为“圣人”而可入圣道。

徐福沉思良久后问道:“人(http://.suya.cc/67/67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