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圣人与圣王之间的选择(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430 字 11个月前

夫子认为严苛法制只能治一时,而礼却可以深植于骨血世代相传,礼才是真正能使人性滔滔江水归于平静的关键因素。

荀夫子继续说道:“须知,治人与治国的不同之处在于,治寡与治众,法与礼的不同之处也在于治寡与治众,这便有了主次之分,礼为主,法为次,法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要以维持礼为根本,二者相辅相成。”

徐福能够理解,礼法兼用,礼为伦理道德,法要以礼为基础制定,这才是荀夫子所提倡的法,如此,即便法制严酷,但是礼却可以从中调和,二者相互融合则可以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

从某些方面来看,荀夫子的观点与鬼谷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鬼谷学说涉及更为广泛,更为繁杂。

徐福沉浸在荀夫子的话语中,眼前烛火微小,而老人的的眼睛却大放光明,徐福崇敬的看着眼前这个捧着空空的酒碗,须发花白,满面皱纹堆叠的和蔼老人。

他喝了琼浆玉液,吐出字字珠玑。

他真的很老了,如同一根腐朽的木头,干枯而粗糙,但他表现出的精神与气魄却是无比鲜活崭新的,这种精神气魄是能使枯木逢春一般的神奇魅力。

徐福由衷感叹说道:“若如夫子所说,圣王治天下,则天下大兴。”

荀夫子摇头叹息说:“太过理想了,诸国的国王不是圣王,所以天下才有如今之纷乱。”

徐福知道荀夫子平生宏愿,安慰说道:“为君王者,若肯启用圣人治国,亦是利国利民,当今也有贤明的君主。”

荀夫子点头说道:“你可知秦原本偏守一隅,国民食不果腹勉强度日,为何能东出函谷剑指天下?”

徐福说道:“自然是因为秦用商君变法,施行法制,秦之强的根源在此。”

“商君可称为圣人否?”

“弟子认为可以”

“为何?”

“商君变法使秦国崛起,使百姓权利平等。”

荀子说:“是的,商君可称为圣人,我曾去过秦国,秦国强盛是必然,而并非是幸运使然,秦国四世的君王都很有作为,可以称为贤王,若是诸国君王都能用圣人治国,如秦国一般强国富民指日可待,可是天下间称之为圣人者寥寥无几,成为圣人很(http://.suya.cc/67/67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