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5-EP4:戡乱(9)(1 / 8)

OR5-EP4:戡乱(9)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适用于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伟大工程,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那些持续时间足以让大部分人失去耐心的长远项目。一座宏伟的高楼大厦,有人负责进行设计,有人负责破土动工,有人负责建好它的主体结构,而最后一些人负责内部装修——在埃贡·舒勒眼中,他自己就是最后那个专门负责内部装修却很可能因此而获得最多美誉的人,一个窃取了他人心血和本应获得的名望的小偷。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舒勒走出他的研究所,眺望远方被埋藏在重重叠叠的建筑物下那不起眼的关键建筑群,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对生活在东盟的土地上的人们——那些东南亚人和东亚人——的尊敬。东南亚从未有过应用核能的记录,这不仅是舒勒所熟知的常识,也是在其他平行世界中得到了印证的【既定历史】。那么,当东盟的某一位领袖在多年前迫切地想要解放核能的力量时,东盟便就此走上了一条坎坷不平的艰难道路。

建设香巴拉浮岛的计划尽管并不是兴亚会首先提出的,也不是兴亚会动工的,在古国一教授去世后接管了兴亚会的韩处安却把这个工程项目看作是他向全东盟宣示兴亚会统治地位的有力工具,并接受了来自日本方面的更多条件。由于香巴拉浮岛在此前建设的十余年间不停地更换工程师和施工队,浮岛的建筑格局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错乱感。每一个设计师都会试图修改前任的方案并把自己的创意添加进去,其结果是现在的香巴拉浮岛看上去更像是海上的钢铁堡垒而不是兴亚会所说的未来主义城市——假如仅从外面观看的话。

“你又在担心什么?”

“……未来。”舒勒清了清嗓子,他最近又要充当兴亚会的科普宣传员,又要负责他的新工程项目,而兴亚会似乎期待着在兴亚会成立30周年之际把香巴拉浮岛变为新的首都,这一连串的事情让舒勒左右为难,“我不是在开玩笑,除了我之外,这个世界上恐怕都不会有第二个能够理解反应堆结构的人。”

从他身后被建筑物遮挡的阴影中,同样身穿白大褂的岛田真司缓缓走出。两人并排站在观景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都戴着眼镜,一个瘦削,另一个健壮,这似乎证明拥有怎样的头脑和具备怎样的体格并无直接关系。或许那些试图将人们的外形和精神直接关系起来的家伙会惊讶得瞠目结舌并大呼看走了眼。

“那并不是你自己构思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