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烫手(2 / 3)

里,不过这样也好,怀柔总比对抗强,况且这些人又不是犯人,反而这种才是对待他们的正确方式,也是最初上级的本意。

暂时将这件事放到一旁,陈建国专心写书,终于在7月下旬,写完了南电厂的定制文,《向着红旗的方向》。

这天邮递员照例过来送信送包裹,陈建国便将誊抄整齐的稿件交给他,“麻烦您帮我把这个寄过去。”

邮递员看了看封装好的文件袋,顿时眼睛一亮,“这是又写了新书?是什么故事?”

陈建国点点头笑道,“写的是南电厂工人们设计制造电视机的故事,他们寄电视机过来的时候,里面附带了一些事迹材料,我就用这些资料做素材,写了这本书。”

邮递员满脸的羡慕,“真好,你第一本写的是小战士,第二本写农民,第三本写工人,也算把咱兵农工都写齐了。”

随即又有点惋惜,“真可惜,要是你早几年写这本书就好了,还能得好多稿费,现在写书,稿费只怕不多了吧。”

说着从邮包里面翻出两张汇款单递给他,“你看看,上次你演讲的稿件出版,才得了这么点稿费,真不划算。”

陈建国接过来看了看,又是某个地方的作协寄过来的,汇款单上的数字不多,都只有几十块,

其实这不算少了,一张单子就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不过比起以前动辄几千块的汇款单,就有种落差很大的感觉,

幸亏后来陈建国请林主编通知7家出版社,尽可能使用转账支票,用挂号信寄给他,大爷爷再找银行的领导直接兑现,否则让邮递员知道他的总稿费,那更不得了。x33

现在的稿费变少,也是有原因的,

早在60年的时候,就废除过一段时间的印数稿费,也就是说,一本书写完,按照千字多少钱的价格,一次性付给稿费,不管出版社印刷多少册,都跟作者再没有任何关系。

幸好第二年又恢复了印数稿费,否则陈建国的稿费数字要大打折扣。

但是即便恢复,现在的稿费标准也下降了许多,从基本稿费到印数稿费的提成比例,都只有以前的一半左右,

以前著作稿的最高标准是15元,现在则是8元,以前的提成比例是每千册最高8,最低也有5,但是现在却只有2到5,几乎打了个对折。

等再过几年,就会彻底不再给稿费,别说印数稿费,就连基本稿费都没有,作家也只能靠拿工资生活,写作便是工作内容,

那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