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 成本控制(2 / 4)

是庞大的剧组、越是恢弘的戏份,每拍摄一次的制作费用也就越是昂贵。

拍摄“突袭”的时候,整个规模都控制在有限范围,一场戏不满意,陆潜可以反反复复拍摄五遍十遍,可能最多也就五十万。

但拍摄“死侍”,一场戏的制作成本可能就已经不止五十万,像今天一镜到底如此难度的戏份肯定还要更高。

可想而知,陆潜就不能像“突袭”的时候那么任性了。

类似的情况,不止发生在陆潜身上。

近年来,神奇影业一直在陆陆续续挖掘独立导演、电视剧导演、广告导演、纪录片导演、动画片导演,前来指导超级英雄电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将这些电影当作连续剧来拍摄,而不是“电影”。

早在神奇影业之前,兰川就有着这样的习惯,恐怖、悬疑、喜剧、科幻等等小成本B级电影的导演们,一战成名之后,大型制片厂就纷纷寻找他们前来执掌A级电影的导筒,希望挖掘出下一个票房大亨。

当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整体而言,这些导演们都会遭遇相同的问题:

拍摄成本的控制。.c0m

并不是简简单单预算的区别,而是整个制作模式的不同,导致B级导演们难以驾驭A级电影的规模,稍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大量没有必要的支出,铺张浪费是一个问题,浪费了之后还没有拍摄出理想中的作品就更是问题了。

更何况,看看“死侍”——

如果雄狮影业直接丢十五亿给陆潜,要求一部优秀的成品,那么陆潜怎么也能鼓捣出一部像模像样的作品。

现在雄狮影业就丢三亿过来,明明就是“B级预算”,却期待着陆潜化腐朽为神奇,变出一部精致的A级电影。

>

事情,就更加难办了:

如何在有限预算里,避免廉价感,拍摄出真正的“高级感”,这是一门功课。

陆潜确实有着自己的想法,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首次接手大制作,那些实际问题也还是难以避免。

纪叙也有些担心。

这场戏,眼看着一遍又一遍地拍摄下去,制作成本一天一天得烧,却始终看不到终点。

如果再继续下去的话,纪叙担心,他们可能就会超预算了——

破天荒地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