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各地建庄子(1 / 3)

接下来什么也不用说了,唐维佑让张志华准备马车,一行人直接开往唐维佑的庄子。

现在庄子里几乎已经成为种植示范地,里面种植了各种麦子,四周还分别种植了各种彩色的羽衣甘蓝。M.

把整个庄子装扮得如公园一般,绚烂多彩。

另外,里面还有几个手工作坊,最有名不是苏晓宇的美妆作坊,也不是食品作坊,而是由范大林主管的木工作坊。

这个木工作坊里,制作的不是桌子椅子,而是脱粒机。

唐维佑并没有独守秘密,那几个皇兄离开的时候,虽然没有人手一个带回封地,但唐维佑已经做出承诺,每个皇兄至少每人送一个。

能做到这样也就到此为止了,其他的也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你能复制出来算你的本事,复制不出来,我也无能为力。

当几个县令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这是靖州?这是最靠近江边的蛮荒之地靖州?

唐维佑让他们看脚下的土:“这是浮沙吗?”

几个县令无地自容:“小主子,不要再说了,是老奴孤陋寡闻。”

是的,同样的浮沙,为什么别人能种出红薯大的土豆,还有亩产九百斤的土豆。

而一般的老百姓,真的有的只能种出亩产八九十斤的稻子,普通老百姓最高也只能种出二三百斤一亩。

唐维佑说:“种子肯定有区别,但是种子不是唯一的因素。再说别人的种子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是经过精心选种,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苏姑娘是有天赋的,虽然有优质的种子,但并不一定是有优质种子的,就能把农作物种好。

而且苏姑娘到靖州来的时候,只还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她能做到的,为什么别人不能做到?

最后,等他们把庄子全部转了一圈,心里很震撼。

唐维佑知道,时候到了,接下来的工作会很好开展。

唐维佑指着自己的庄子:“接下来每一个县都要建一个这样的基地,给百姓做示范,怎样种植,怎样建造一个有良性循环的模式。”

“还望小主子早日建成基地。”几个老县令异口同声地说。

“啥?”说了半天,让我去建?我去建也没关系,但是仅仅靠我一个人没有用啊,推广的速度太慢了。ωωw.

“好吧,我答应你们,一个县,我建一个这样的基地。但是你们呢?不要求你们把私房银子拿出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