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秦汉长寿龟(1 / 3)

嬴政,除去以上种种政策外,还有修筑长城、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发北疆、开拓西南之功。

先说修筑长城,其目的主要是为防备—匈奴,这是一支兴起于战国后期的游牧部落,主要活动于阴山以北。

当时的部落首领叫头曼单于,哦,就是把刘邦围在白登山那个冒顿单于的老子,可惜老了后被冒顿射成了刺猬,父慈子孝这一点……不赖!

这个头曼呢,经常率领行动迅速的草原骑兵深入中原烧杀抢掠,掠夺粮食、人口,秦、赵、燕三国因此积极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

但是吧,修长城属于治标不治本的事儿,仍旧阻止不了匈奴南下的脚步,九原至黄河以南一带一度为匈奴占据。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后,迅速在秦、赵、燕三国修建的长城基础上扩建,最终建成长达5000里的长城。

至于后世为什么会有万里长城的说法?因为后世王朝也在建啊,比如著名的汉长城、隋长城、明长城。

就是因为两千年余年的不断扩建,于是有了世界第八大奇迹,长城如龙,记下了两千年岁月。

当然,修长城,说到底是为了保护边境百姓的生命安全,减轻边境士卒戍守的负担。

因为匈奴是游牧民族,骑兵活动范围很广,如果没有长城的话,那就需要非常多的士卒来防守。

当然,长城也没一些人想的那么玄乎,因为万里长城除去那些重要的关口外,主要还是泥土砌成的,所以很多时候草原民族是能够毁墙进来烧杀抢掠的。

但你要说它是鸡肋吧!那倒也不至于,因为长城上配有烽火台,一旦草原骑兵大规模来袭,边军是很快就能得到消息的。

总结一句话就是,长城能防大规模骑兵突袭,但如果是小股骑兵的话……抱歉,防不住!

除此之外呢,长城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抑制通商,限制草原民族的需求,比如盐铁、茶叶、丝绸什么的。

有长城存在,中原王朝就是有那个底气,高兴时通商互市,各取所需,不高兴了,关门,不搭理你,想吃盐、喝茶、穿丝绸?自己想办法去吧!

历代王朝,好像就只有宋朝完全没享受到长城的福利,嗯,这个主要怪石敬瑭,这狗东西崽卖爷田心不疼。

为了当皇帝,给人当儿子就算了,还特么大手一挥,把燕云十六州割了,关键最后也没当多久的皇帝,后晋那个小国家也是二世即亡……真亏!

嬴政:淦!又见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