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糟糕(1 / 3)

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实施的同时,嬴政继续执行自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上升起来的新贵族势力。

至于土地所有制,公元前216年,嬴政下令让全国农民自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以便征收赋税。ωωw.

众所周知的是,秦国经由商鞅变法,施行了授田制,农民的土地虽然名义上是国家所有,交给私人耕种。

但实际上,百姓和官员是可以自由买卖土地的,而农民耕种主要就是靠老天爷赏饭吃。

一旦遇上灾荒,只能是卖掉土地,化身官僚地主的佃户,更惨一些的,遇上灾荒就只能卖儿卖女,易子而食。

于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土地兼并从无休止,待兼并到达一个顶点时,起义爆发,打碎一切。

成功者重新分配利益,之后,新一轮的土地兼并再次开始,只待下一次轮回,帝制两千年,土地的问题从未得到解决。

倒不是两千年中无人看到这个问题,根本原因只在于,人性贪婪,所以魏晋世家崛起,那是独属于世家的天堂。

无人拥有打碎旧天地,扫除过往积弊的勇气,因而,王朝从无三百载国运,就是所谓的四百年大汉,也东西两汉呢!

众人:……

一众人直撮花牙子,这问题……无解,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这些站在权势巅峰的人,本身就有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让他们打破土地兼并,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当淮西二十四将、巢湖水师这些利益体加入后也没了这个可能,因为打到最后,兼并最多的恰恰就是这个集体。

他们最多只能抑制兼并,而不能根除,毕竟这世上,真正大公无私的人……太少!

话题继续,接下来是个人以为政哥功绩最大的一些政策,即统一度量衡、统一币制、修驰道、凿灵渠、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首先是统一度量衡,战国时,七雄并立,各国的度量衡都不一致,这国的多,那国的少,对社会发展很是不利。

秦朝建立后,嬴政以秦国的度、量、衡为标准,淘汰那些与此不合的制度,天下只有也只能是秦制。

秦廷在原商鞅颁布的标准器物上加刻诏书铭文,或是另行制作相同的标准器物刻上铭文,发到全国使用。

与标准器物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比如在田制上,秦朝规定6步为尺,240步为一亩,这一制度一直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