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中央集权(1 / 3)

嬴政无语,败家子的话题他是真的插不进去,奇怪的是,这无语中还微微有些羡慕是肿么肥事?

话题继续,无关话题请立即终止!

众人:……就属你最爱看热闹啊魂淡!

且说公元前221年,这一年,秦灭六国,疆域一统,国家版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对此,嬴政非常自豪,作为第一个实现天下一统的能人,怎么能没有一个显赫的称号呢?嬴政不能忍受,于是下令大臣商议一个新的称号。

在此之前,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称为王,夸张的有被称为帝,比如秦王与齐王,曾经一个称东帝,一个称西帝,可惜不怎么流行,一统天下的嬴政自然瞧不上这些称号。

大臣们经过一番商讨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为,嬴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所未有,五帝所不及。

于是援引传统的尊称,言: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其中以泰皇最贵,建议嬴政采用泰皇的称号。

然而,嬴政对此并不满意,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而取三皇之皇字,五帝之帝字,组成皇帝这一称号。M.

至此,皇帝一词正式成为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专属称谓,嬴政由于是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人,所以自称始皇帝。

为了使皇帝这一称号,或者说皇帝的地位得以神圣化,嬴政采取了一系列神话君权的措施。

首先,取消谥法,这谥法源于西周初年,是君王去世后,臣子依照其生平事迹给予的,一种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

嬴政认为,这种子议父,臣议君的事情太不像话,还没什么意义,于是宣布废除,不准子孙、臣子评价自己。

其次,规定天子自称朕,朕这个字的意思跟我字是一样的,属于是一般人都可以用的一种自称,比如屈原就这么自称过。

但是,从嬴政开始后,这个自称便限定于只有皇帝才能使用,而皇帝所下达的命令称作制,或者诏。

比如那句非常著名的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命曰制,令曰诏,二者效令不同。

再有,文书之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凡是文书中遇上皇帝、始皇帝这样的字句时,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最后,嬴政还规定了,只有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才能被称之为—玺,其他的不行。

这套措施一直沿用至清末,跨越帝制两千年,基本没怎么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