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传奇(1 / 3)

最后的最后,是洪武四大案之蓝玉案!

蓝玉:“……”

若要论蓝玉案的爆发原因,那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子朱标之死。

洪武二十五年,在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奉命视察陕西的太子朱标,回京不久,便因风寒病逝,终年37岁。

朱元璋一直把他当王朝接班人培养,不仅自己悉心教导,更是让宋濂等名儒为他教授经学,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功臣尽入其东宫,37年中从未考虑过换人。

朱标二十二岁时,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下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朱标跟他爹朱元璋不同,朱元璋脾气火爆,朱标却是温文尔雅,一派翩翩君子风度,他聪慧、忠厚却不懦弱。

朱元璋大肆杀戮时,他敢直言进谏而不畏惧,跟影视中那唯唯诺诺的样子可以说是两个极端。

而有朱元璋做反向对比,朝中文武百官自然是要更喜欢朱标多一些,包括他那些个藩王兄弟,也是敬爱朱标多过朱元璋。M.

但就这么个在朝中、军中、藩王中威望极高的人,37岁英年早逝,一下子打乱了朱元璋的所有谋算。

如果说马皇后的死对朱元璋而言是沉重打击,那么朱标的死就直接让他绝望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人世大悲。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标病逝,(不是吓死的)看着身躯逐渐僵硬的朱标,朱元璋心态彻底失衡,痛哭流涕。

他老了,年近七十,而皇长孙朱允炆尚属年幼,他已经没有那个精力再去为朱允炆挑选、培养班底了。

因此,在他死前,他必须为朱允炆清理掉所有障碍,比如曾经属于太子朱标的东宫班底,以及那些尚在人世,但能力很强的勋臣宿将。

而蓝玉,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他的罪行一直都在朱元璋手里捏着,比如炮轰喜峰口、侮辱北元皇妃,骄横跋扈、目无法纪等等。

只是此前朱标尚在,作为朱元璋特意给朱标留的大将,蓝玉只要不是傻了吧唧的起兵造反,基本不会被杀。

可现在,朱标死了,蓝玉自然也没了留着的必要,说白了,朱标一死,蓝玉必死!

当然,为了不留下太恶劣的影响,朱元璋还是让人“认真”的找了些蓝玉的罪证的,总结有两条,一是蓝玉嫌自己官小,曾公然说:我不堪太师耶?我难道不能做太师吗?

第二是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