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真真是大开眼界啊(1 / 4)

空印案具体处置了多少人,说法众多,《朱元璋传》(作者名不敢写)说和郭桓案一同牵连人数多达七八万。

《朱元璋与空印案》说牵连人数超过千人。

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二一》说:空印事起,凡主印吏及署字有名者,皆逮系御史狱,狱凡数百人。

综合考虑来看,当以牵连数百到一千多这个数字区间比较靠谱。

当然,空印案仅仅只能算是个开胃菜,相比其他三大案,影响虽有,却不算太大,这个案子说到底就是朱元璋惩治贪腐的结果,那些官员很难说没有贪污钱粮。

紧接着空印案后便是发生在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这个案子比较复杂,牵连非常广大,朱元璋主要目的一是承袭千年的宰相制,二是打击淮西集团势力。

至于胡惟庸,抱歉,这家伙虽该死,但还论不上万恶不赦,在这案子中无非是个影子而已。

胡惟庸,淮西集团领袖韩国公李善长同乡兼姻亲,洪武六年时受李善长推荐任职右丞相,洪武十年升任左丞相。

自洪武六年至洪武十三年,他做了七年丞相,于朝中遍布朋党,疯狂打击异己,使淮西集团势力不断膨胀,当然,在这过程中你要说朱元璋完全不知道,那只能是开玩笑。

因为,胡惟庸主要针对的势力是浙东集团,其首领便是大名鼎鼎的刘基刘伯温。

前文说过,刘伯温是在1360年,也就是明朝建立的前八年才投靠朱元璋的,属于是半路来投,且这人曾经还是元朝臣子,一度镇压义军非常卖力。

虽投靠朱元璋后积极出谋划策,可谋士相比徐达这样做实事的武将以及李善长这样管着后勤的大管家无疑非常吃亏。

因此,明朝开国之后,他和朱元璋的另一个谋士汪广洋一道只领了一个伯爵,跟六国公中的李善长、徐达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他足够聪明,也有一定的野心,完全不像野史和民间传说表现出来的那样淡泊名利,他看出了朱元璋对于淮西集团的忌惮,所以积极奔走,联合浙东出身的官员打压淮西集团。ωωw.

于是,朱元璋高兴了,浙东集团也曾一度压过淮西集团。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忌惮淮西集团?你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人就知道了,淮西二十四将大名鼎鼎,文臣还有李善长、胡惟庸这样的能人。

话说如果不是徐达和汤和看得明白,可能朱元璋的刀下还要添两个冤死鬼。

徐达:您聊您的,别扯俺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