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避战求和(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488 字 6个月前

郭嵩焘试探过彭玉麟,确信彭玉麟值得信任,开始与之密谋对抗英法之策。

彭玉麟说:“晟武皇帝认为,以当前的形势看,满清决不可轻启战端。一旦开战,清军必败无疑,英法必将逼迫满清签订条约,结局无外乎开口、割地、赔款!

“因此,满清不管是为中国干秋百年计,还是为爱新觉罗一姓计,都应当避战求和。帝国将拿出实际举措,支持满清对抗英法,除了封锁港口、断绝后勤补给,还将派舰队北上,向英法舰队施加压力。”

郭嵩焘已经相信了彭玉麟,亦忧心忡忡地说道:“雪琴,实不相瞒,亭翁(肃顺)亦主张避战求和。但亭翁的政敌特别多,很多人明知清军不可战,故意与亭翁唱反调,叫嚣着整军备战,一雪前耻。

“咸丰皇帝本不想战,但主战派占据了道德高地,动不动就上书,前不久还有个穷翰林唱了出尸谏,令咸丰帝烦不胜烦。

“另一方面,崇厚督师进入**,一路大获全胜,令咸丰备受鼓舞。北洋大臣文祥扩编天津洋枪队,八旗神机营亦有模有样,无形中也增长了咸丰帝的信心。”

翰林都是进士中的佼佼者,亦不乏不通事理、顽固保守之辈。其中有红有黑,学问好、差事多、靠山硬、受到重用的翰林称为红翰林,反之则为黑翰林。

地方督抚每到立冬前后,都会提前派部下进京活动,或为了结公事,或为疏通关节,维持靠山。因此,每到立冬前后,京城都很热闹,店铺生意红火,好点的客栈一房难求。

地方官员进京,都要向当朝的大佬、六部堂官、大小军机、六部核心部门的司官、红翰林、言官贿赂银子,公开的叫法是“节敬”、“炭敬”。

清朝的官场最是势利。黑翰林不受待见,地方官也不给他们送节敬、炭敬。他们没有差事,捞不到银子,却也维持京官的体面,就要四处借贷。

因此,穷京官一到立冬前后,就能有人上门讨债。做了京官,穷得欠下一**债,真是斯文扫地。肃顺改革官制,官员灰色收入减少,穷京官的现象更加严重。

有名姓张的黑翰林,年已四十好几,放缺无望,积欠了几百两银子,年也过不成了。碰巧家乡的妻子去世,张翰林接到家信,万念俱灭,也就不想活了。

不过,他既要死,却想效仿古人尸谏,好为自己留个好名声。于是,张翰林炮制了一篇文章,说肃顺误国,请咸丰杀肃顺以除奸,再整顿兵马,御驾亲征,与英法联军决一死战。

官员尸谏,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