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南北配合(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166 字 6个月前

郭嵩焘和彭玉麟虽是故友,彼此却已经分属不同的阵营。彭玉麟说革命军不会北伐,郭嵩焘半信半疑,问道:“雪琴,此话可能当真?”

彭玉麟毫不犹豫,说道:“不错,革命军近两年内,恐怕都不会北伐。满清可以专心对付英法俄,不必顾虑革命军在背后乘火打劫。”

郭嵩焘感到肩上轻松了不少。清廷最害怕的,就是帝国串通英法联军,一起合谋满清。以清军的实力,对付英法联军已经吃力,再加上革命军,非有亡国之祸不可。

关键是,彭玉麟的话可信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革命军使诈呢?万一彭玉麟也蒙在彭里呢?

彭玉麟看出了郭嵩焘的顾虑,说道:“筠仙兄,你放心,我以人格担保,革命军决不会乘人之危,决不会在短期内实施北伐。”

郭嵩焘试探着问道:“你是说,革命军兵力不济,分不出兵力北伐?”

彭玉麟坦然说道:“也不尽然。晟武皇帝对西南各省志在必得,革命军也在全力解放大西南,自然不便分兵北伐。

“此外,我中华帝国虽与英法建交,其实是师夷长技以制夷。遇到民族大义,帝国当然要顾全大局,不使洋人侵犯我一丝一毫主权。

“再者,筠仙兄不难猜出,帝国解放大西南后,将统兵北伐。如果放任英法侵略满清,满清势必要与英法签署条约,让渡中国权益。

“日后帝国推翻满清,必会以满清为正统,继承满清的庞大领士。到时候,帝国将面临是否继承满清条约的难题。就像现在的香港一样,占也不是,让也不是,糟心极了。”

第一次**战争后,满清割让香港给英国。杨烜攻占岭南,以广州为都城,建立大越国。当时,大越国实力尚弱,为争取英国人的支持,只得承认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此举留有后患,却不得不为之。日后,帝国固然从英国获得了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却不得不优容香港的英国人。

坊间常有议论,说杨烜一攻克南京,就迫不及待地迁都南京,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香港。英国人据守香港,可以随时威胁广州,这是杨烜这位雄主所不能容忍的。

郭嵩焘喝了口浓茶,给彭玉麟添了杯茶,若有所思地问道:“雪琴,你诚心讲,以中华帝国的实力,已经可与英法俄等列强叫板了吗?”

彭玉麟淡然一笑,说道:“筠仙,你我相交多年,怎么还不知道我的为人?就算你我分属南北,我也不至于要骗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