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惇王观刑(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462 字 6个月前

元宵节已过,北京仍然朔云重重,天寒地冻。菜市口是北京公开行刑的地方,阴气很重。一大早,天空中飘起了稀稀落落的雪粒,使菜市口显得更加阴冷、肃杀。

这几天,衙门里传出风声,说朝廷宣布试行新政,第一件事就是**。顺天乡试舞弊案、五宇号官钱案都已审理结案,涉案的重要官员,将在今天处决,为新政祭旗。

中国自隋唐以来,死刑判决分为斩刑与绞刑两种。明清两代进一步细化,将这两种刑罚的执行方式划分为“决不待时”与“秋后处决”两类,习惯称之为“立决”、“监候。”

如果案件性质比较严重、案情属实、适用法律适当、并无异议,可判处斩刑或者绞刑。同时,不需要经过复核便可立即执行,称为“斩立决”或“绞立决”。

如果案件尚有疑问或有矜免情节,则判处监候,称为“斩监候”或“绞监候”。被判“斩监候”或“绞监候”的案犯,不在当年处决,而是暂时监禁,留待来年秋审可朝审再作判决。

即便是斩立决,也常有花样。譬如,皇帝可在行刑前特颁恩旨,将即将行刑的罪犯改为流放,或者斩监候。

(电视剧里常有刀下留人的情节,太监赶在最后一刻前宣布恩旨,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清朝以菜市口为法定行刑场所。菜市口是北城一处交通要冲、繁华闹市。在菜市口杀人,取意“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向来在菜市场围观杀人,只有市井小民才感兴趣。

不过,今天所杀之人众多,竟达十五人之多。其中,五宇号官钱案涉案十一人,顺天乡试舞弊案四人。最受瞩目的有两人,一人是恭王府的首领太监,另一人是当今文渊阁大学士柏葰。

清朝立国两百多年,从未有过公开斩杀大学士的先例。而恭王是当今圣上的亲兄弟,府中首领太监被杀,足以让恭王灰头土脸。

京城官绅商民大多认为,皇上必会刀下留人,在行刑之前下达恩旨,免这二人一死。

因为所杀之人身份特殊,身份尊贵,今日的菜市口人群拥挤,既有爱看热闹的老百姓,也不乏官吏绅士。

步军统领衙门负责维持京城治安。左翼总兵早已派出一营士兵,把菜市口附近的摊贩统统撵走。官兵大声呵斥,不时扬动皮鞭,总算在十字路口清出了一片刑场。

上午十时,一队甲胄鲜明的王府骑兵,簇拥着一个矮胖的年轻人。年轻人其貌不扬,身披一件旧羊皮袄,骑一匹膘肥体壮的“菊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