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擦枪走火(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337 字 6个月前

26日,陈玉成指挥革命军与洋枪队交火,取得胜利。消息传到崇明,各国外交官顾不上吃饭,匆匆离开。

陈玉成的胜利给杨烜吃了记定心丸,他决定立即进攻上海县城。

绿营苏松太镇总兵吴全美投降后,吴淞口门户大开,革命军前往上海县城的道路已经畅通。

这两天,革命军广为散播《告上海同胞书》,呼吁清军放下武器,立即投降,对洋人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他们不要干涉华夏内政。上海士绅百姓也都消除了戒备,很多人态度开明,公开欢迎革命军入城。

吃过午饭,杨烜亲率革命军南洋舰队,前去进攻上海县城。上海县城位于黄浦江西岸,距离吴淞口不远。

上海县城方圆不过数里,租界面积则数十倍于上海县城,繁华又百倍于上海县城。城北为英租界和美租界,城西为法租界,吴淞江(苏州河)横穿租界。

本来,租界仅由洋人居住。经历过小刀会起义、太平军之乱后,大量难民涌入租界,造成租界华洋混居的局面。洋人趁机攫取特权,扩大租界,甚至一度把持江海关。

(上海小刀会起义后,起义军占据上海及周边数座县城。洋人则乘机组织关税委员会,代替满清官府向商船收税。清军平定小刀会起义后,洋人才把关税管理权返还上海官府。

(满清官员发现,洋人管理关税廉洁高效,所得税额竟然数倍于平时。此事亦极大地刺激了清廷中枢。自此之后,满清开始委托洋人管理海关,中国海关主权逐渐丧失。)

上海既位于长江入海口,又是中国南北海岸线中心,还地处东亚贸易线黄金位置,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第一次**战争后,上海开埠,很快便取代广州成为东亚贸易中心。

洋人主持华夏海关后,华夏开始有了自己的海关资料。根据《海关贸易统计》资料,从1866年至1869年的4年中,全国进出口货物总值为289937829关平银两,而上海一地就高达190595657关平银两,占全国的66%。

同期,全国海关共征收税款36973996关平银两,江海关为9649451关平银两,占全国的26%。

如此雄厚的经贸实力,使上海成为不折不扣的华夏贸易中心、经济中心、对外开放中心。

作为一名穿越者,杨烜身知上海的价值。他建号称帝,立志复兴华夏。夺取上海这个东方明珠,在杨烜眼里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要进攻上海,就得先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