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外国干涉(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439 字 6个月前

上海开埠前只是一座小县城,方圆不到五里。五口通商后,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上海的地位日趋提高。洋人在上海县城以北、以西建立租界,上海逐渐成为中外贸易的中心、对外开放的前沿。

革命军攻下宝山县城后,就可以从吴淞口溯黄浦江而上,进攻上海县城,威胁洋人租界。以现有的形势看,清军根本就守不住上海,革命军对上海已是势在必得。

外国列强在上海缺少军事存在,却并不甘心拱手让出上海。当洋枪队在宝山城下被革命军大败后,满清能够保卫上海的只有少量绿营“守营”、团练武装,根本就不是革命军的对手。

26日,在洋枪队出击宝山的同时,各国外交官以英国公使包令、法国公使布尔布隆为首,相约来到崇明,拜见驻军于此的革命军统帅杨烜。

外国军舰体型庞大,尤其是英法两国外交官,都带来了排水量可达三四千吨的巨型战舰。

克里米亚战争打到现在,胜负已分,俄国黑海舰队被英法联合舰队吊打。不得已之下,俄军自沉二十余艘战舰,把其余战舰撤回瓦斯托波尔港口内。

普鲁士、奥地利相继参战,站在了英国、法国、土耳其这边,给俄国背后捅了一刀。双方已经开始外交接触,俄国也不得不接受现实,正在寻求以体面的方式结束战争。

在此背景下,东亚局势巨变。英法两国都迫不及待地从克里米亚战场抽调战舰,积极介入中国内战。

法国人尤为积极,态度尤为强硬。拿破仑三世当政以来,积极寻求突破“神圣同盟”,不遗余力提高法国地位。法国垂涎已久的交趾省归入中华帝国,在华传教特权又遭受重大挫折。

种种因素叠加,使法国对华态度趋于强硬。这一次,拿破仑三世派来了最新式的战舰,试图干涉中国内政。

他还向英国提议,克里米亚战争一结束,就把克里米亚战场上的英法联军投入中国。英法联军可以联手,趁中国内乱,从中国攫取更多的利益。

这个疯狂的计划受到英国的强烈反对。克里米亚战争是世界史上公认的第一场“现代战争”,也是第一场“国际战争”。

参战各国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打得筋疲力竭。(历史上,克里米亚战争伤亡极为惨重,俄军损失52.2万余人,土军损失近9.6万人,法军损失9.5万人,英军损失10.2万人。)

英国陆军规模很小,为弥补兵力不足,英国花钱雇佣了大量德意志、瑞士、波兰雇佣军。高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