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军政委员会(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541 字 6个月前

(出使欧美这一段情节,灵感来自湘军大佬郭嵩焘出使欧美的经历。郭嵩焘是湘军大佬,曾担任广东巡抚,有两个女儿,亲家分别是曾国藩、左宗棠。

(郭嵩焘很有见识,出使欧美后,对欧美**、文化、社会制度近距离深入观察,赞不绝口。

(没想到,满清顽固派指责郭嵩焘“事鬼”、“欲向夷人称臣”,把他斥为汉奸。家乡士子亦义愤填膺,竟然集会要拆毁郭嵩焘在家乡的宅邸。

(郭嵩焘见识非凡,对洋务运动之弊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列强之强不在坚船利炮,而在于**经济文化制度,主张从制度层面学习列强。

(他被列强誉为“东方最有教养者”,回国后却受到极为不公的待遇。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华夏的现代化道路,阻力极大,任重而道远。)

却说“海神”号返回广州,已是1854年2月。马上就要春节了,越王府内却格外忙碌:筹划已久的“二次东征”,已经箭在弦上。

革命军“二次东征”,以福建为首要目标,包括台湾岛。满清在福建的军事力量,相当孱弱。因此,“二次东征”预计难度不大,无需投入太多兵力。

此战的关键是,太平军将在天京以东发起大战,力图击破满清江南、江北两大营。两军遥相呼应,或将产生意料不到的效果。

杨烜对“二次东征”期望甚高,甚至还在百忙之中,参加过一次总司令部的兵棋推演。

作战参谋们有些纳闷,不知道杨烜为何对“二次东征”如此看重。毕竟去年罗大纲主持征越战役时,杨烜几乎完全置身事外,甚至都不关心越南的战事。

只有极少数的亲信,知道杨烜的目标不在福建,而在江苏、浙江,在天京。他预言太平军会打破江南、江北两大营,之后洪杨会发生内讧。

这种预言,尤其是洪杨内讧爆发时间的预言,听上去未免有些匪夷所思。但杨烜坚持己见,又一向算无不中,大家便都只好相信了。

陆雨晨回国的正是时候。“二次东征”不仅是革命军的事,也是军**的事。而越国工商业日趋发达,势力进入交趾、婆罗洲等地,影响力日趋扩大。

现任政务卿杨国琛是杨烜的族叔,出身于绿营武官,虽对杨烜忠心耿耿,却已不再适合主政军**。

陆雨晨文武双全,又出使过欧美等国,见识不同寻常,由他接替杨国琛担任政务卿,已是水到渠成。

这天,越王府军政委员会组织开会。军政委员会是越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