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咸丰观戏(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223 字 6个月前

这天,北京紫禁城畅音阁内,咸丰皇帝带着一众妃嫔,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戏。

咸丰皇帝即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是道光皇帝第四子,于1850年正月即位。按规矩,当年仍用道光年号,以示对老皇帝的尊敬。

次年,即1851年,正式改元咸丰。清朝祖制,每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后世常用年号代指皇帝。这位爱新觉罗·奕詝,便被后世称为咸丰帝。

咸丰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是清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有实权的皇帝。咸丰死后,皇权落在咸丰的妃子慈禧手上。而慈禧,正出身于爱新觉罗氏的世仇叶赫氏。

咸丰是道光帝的嫡子,身前三个哥哥都早早去世。但六弟奕虽是庶出,却文武双全,天资聪颖。清朝皇位传递不分嫡庶,奕成为咸丰登基前强有力的竞争者。

最后,咸丰受老师杜受田的教诲,避免在智识、才具、武功上与奕争锋,反而以仁孝之心取悦道光帝。咸丰藏拙示孝,果真得了帝位。而皇六子奕,则受封为恭亲王。

恭亲王奕在近代史上很有名,是洋务派的领袖,也是洋务运动的旗手。因为亲近洋人,他被时人戏称为“鬼子六”。在第二次**战争前,奕尚未认清洋人的厉害,是个强硬的主战派。

咸丰帝虽然不如恭亲王有才,却也不失为一个明主。满清虽是异族,却极为重视皇子的教育。满清皇帝大多饱学多才,不像明朝皇室那样屡出奇葩。

满清皇室规矩,皇子六岁进学,每天五点前到达书房,学习汉文、满文、骑射、算学等,涉猎极广。

皇子每天学习时间长达十二、三个小时,一年仅有元旦、端午节、中秋节、皇帝生日、皇子生日可得休息,即便是除夕亦要上学。

咸丰帝作为道光帝的嫡子,最为年长,自然也博学多才。亲政两年多,咸丰也历练得精明强干,对国事已经足以乾纲独断。

只是,前朝积累下太多内忧外患,令咸丰帝备感吃力。太平军、黑旗军、回民、洋人,哪一个都不好惹,哪一个都让咸丰心力交瘁。

只有在畅音阁,咸丰帝才能感到稍许放松。当了皇帝之后,没人再管得了他,咸丰喜好声色的本性就流露了出来。

为此,不少大臣屡屡上书,或委婉,或直接地劝谏咸丰,不要沉迷声色。

譬如,日后大名鼎鼎的曾国藩,虽已是个从二品的京官,却仍是个官场愣头青。曾国藩就曾上书咸丰,在《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里把咸丰臭骂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