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越王(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565 字 6个月前

早在去年,黑旗军攻占南宁时,便不时有人劝进,恭请杨烜称王。杨烜审时度势,认为黑旗军实力仍然弱小,坚持“缓称王”的立场,并未理睬属下的劝进。

现在,黑旗军夺占了广州,杨烜又得到了以伍崇曜、陶煜为首的海商、士绅阶层的支持,俨然已在广州站稳脚跟。

清军主力已被歼灭,敌我力量对比逆转。杨烜称王的条件已经成熟,属下各部纷纷劝进。

总司令部是黑旗军、军**中权力最大的部门,海军官兵思想比较开明。总司令部与海军一起劝进,可见人心如此,杨烜已不好再推辞。

称王并非只是称号上的改变,黑旗军、军**的规格都将升级。杨烜称王,相当于做大了蛋糕,属下都会分到更多的蛋糕,得到实质性的好处。

但称王也有弊端。传统封建王朝都讲究以礼治国,等级秩序极为森严。

一旦杨烜称王,就意味着他要与清廷彻底决裂,就意味着他要彻底挑战现有秩序,必将受到清廷不遗余力的打击。

此时,华夏虽然民变四起。但不少叛乱者别有用心,只想靠叛乱赚取富贵,争取被官府招安。

譬如,1850年广西贵县天地会头目张国梁降清后,被官府授予绿营官职。受张国梁事迹的鼓舞,贵县当年便涌现出数十起农民起义。

这些农民起义军只是想混个一官半职,抗清意志并不坚决。清廷对此心知肚明,集中兵力优先打击那些敢于称王称帝者。

当时民变虽多,却鲜有人敢像洪秀全那样称天王,旗帜鲜明地对抗满清。

如刘丽川在上海发动小刀会起义,占领上海周围数座县城,建立大明国,只能自称“大明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清廷立马调集大军镇压,刘丽川旋即向洪秀全称臣,改称“太平天国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

再如杜文秀在云南发动回民起义,攻占大理周围53座城池,亦只能自称大元帅,宣布“遥奉太平天国南京之号召”。

杨烜若要称王,就不得不考虑称王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他看过总司令部、海军的请愿书,精神为之一振,问道:

“依大家看,我现在称王合适吗?”

冯可钦准备已久,说道:“当年明太祖取南京为根据地,坚持‘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但太祖夺下南京后,击败陈友谅,即称吴王。

“百官僚属备受鼓舞,上下齐心,都知道太祖乃是真命天子,无不尽心用命、誓死追随。日后,太祖果真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