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这宁波,真有金山银山不成?(1 / 4)

双屿港人烟浩穰。

王守敬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商贾们纷纷慷慨解囊,将最后一笔资金补上。

市舶司共筹集了一千万两,作为最初始的贸易资金。

郑和管着账,没有出现丝毫的差错。

随着王守敬将民间的船只,纳入市舶司的管辖,为市舶司节省了一大笔资金。

风险是有的,但整体问题不大。

宁波府积累的商品,消耗了一部分,增强了商贾了信心。

他们有望在这一场贸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赚得盆满钵满。

珠玉珍异、各种奇器、花果时新、海鲜野味都汇聚一府。

市舶司没有开放民间的捕捞,不过官船已经可以出海。

他们一边巡视海疆,一边进行捕捞活动。

大量的物资,运至港口,成为了宁波府商贸的物资。

天下商贾,悉集于此。

现在赶来,还能喝一口汤。

商贾的嗅觉,最为敏锐。

蓬勃的商贸活力,带动了宁波府的各行各业。

起初入驻的商贾,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王守敬没有选择等待,而是发挥自己的擅长。

开设买卖关扑,酒楼歌馆。

商贾汇聚的地方,怎么能少了各种娱乐活动?

王守敬已经在规划宁波城了。

地产的开发,来钱很快。

土地和黄金一样,是历朝历代最保值的东西。

句容连檐并壁,幕次排列的盛景,也会在宁波府出现。

什么叫朝气蓬勃?

宁波府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点。

王守敬一口气开了十家燕歌楼坊,刚开张就人满为患。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的商业发展,仍在大明之上。

不是当权者不知道发展商业的好处,但商业发展起来了,坏处更多。

维系王朝的长治久安,比商业发展更重要。

历代皇帝,有足够魄力发展商业的很罕见。

燕歌楼馆的伙计,乘马动乐、吹锣打鼓向全城宣扬。ъìQυGΕtV.℃ǒΜ

普通地吃一餐饭,就要五十两银子。

若想听各地的戏曲,还要加二十两。

各种各样的表演都有。

上竿、打筋头、踏跷、打交辊、脱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