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 章 劝君挺起胸,祖先霸业不曾空(3 / 3)

谁敢断言,我们老祖宗就不知道归纳总结?

不要用现存古籍来举例!

因为——“我圣清”长达250余年的文字狱,有书名可统计,最少焚毁了71万册书籍以上!

最少!!!

谁敢断言被清朝焚毁的书籍中,就没有“分门别类”、“归纳总结”呢?

不会总结?

我们的历代兵书,是怎么来的?

九章算术,又是怎么来的?

天工开物呢?

医药典籍呢?

这是留下了记录、留存了残本的书籍。

那推演过程的“教科书”,是否就在被焚毁的71万册之内呢?

就敢断言就没有吗?

西方会总结,华夏先民不会总结……

我呸!

**的舔狗,看啥都是自卑!

……

南京城内。

汉江商号新城的墙基,已经被蜂拥而来的百姓,给全部挖好了。

甚至,就连地基,都已经打好。

混若一个整体的墙基,成了南京一景。

每时每刻,都有文人大儒,前来观摩,并吟诗作赋,歌唱一首……

因为是临时性城墙,并没有采取钢筋作为筋骨。

而是采用了竹篾编制的骨架。

效果上虽然差一点,却足够用了!

本来就只是一个“拉筋”而已。

从大明各处工地调来,精通水泥建筑方法的小吏们,正在装订模具,准备用水泥筑造墙体。

最下方的一人高,是要整体采用水泥筑造出三尺厚的墙体的。

而城墙的内面,只要采取砖砌就好。

两面墙之内,依旧采取夯土填充。

因为,通常挖城墙,也就是在这个高度。

三尺厚的水泥墙,固若金汤!

至于上层,两面都用砖砌即可!

莫说什么水泥筑造的收缩应力……

实际上,只需要采取分段筑造,就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