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世风日下(3 / 6)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2193 字 2023-05-23

那些不靠谱的人事任命和错误决策,也不例外。

但他不通权谋和军事,故而其抵御燕王朱棣的计策大多没有起作用。

方孝孺认为,朱棣乃是反贼头子,所以他选择抵抗到底,就算朱棣杀他全家老小,他也不会妥协。

虽然他算不上英雄,但他的矢志不渝值得后人尊敬。

之所以后世之人对方孝孺的评价不太高,主要在于他的死牵连了八百多名无辜的人。

原本朱棣不想杀方孝孺,奈何方孝孺一而再再而三的激怒朱棣,这才致使朱棣下定决心要杀方孝孺。

方孝孺可以不为他个人考虑,毕竟他已抱着必死之心,但他的家人和朋友呢?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

他的家人、学生、朋友大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往往只想平安的活下去,不一定乐意做以身殉国的忠烈之辈。

因为皇家的权力争斗,跟他们这些普通人没太大关系。

燕王朱棣靖难获取帝位和一般的朝代亡国不同。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靖难算是朱明皇家的内部斗争,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说,皇家的人谁做皇帝都一样。

实际上,靖难成功之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朱允炆根本无法和朱棣相比,朱棣做皇帝对大明更为有利。

如果方孝孺不意气用事,他完全可以拒绝为朱棣写登极诏书,甚至直接拒绝觐见朱棣,而选择一人**为朱允炆尽忠。

这样不仅不会直接激怒朱棣,更可以为他的家人、朋友、学生等八百多名无辜的人谋得生路。

因为朱棣和朱元璋不一样,只要建文旧臣选择臣服,朱棣并不会有意再为难他们,比如解缙、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名臣,都先后选择了归顺,也得到了重用。

那些默默**为朱允炆尽忠的大臣,朱棣并没有残害他们的家人,比如解缙、胡广的同乡王艮。

“真理越辩越明,开海究竟是对是错,我觉得咱们不能只凭个人好恶来评价,方博士以为如何?”

朱高煦想到了一个影响方孝孺思想的妙招。

方孝孺道:“殿下言之有理。”

“我欲召集书院所有学子,就在正心殿前广场举办一场辩论大会,论一论开海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