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世风日下(2 / 6)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2193 字 12个月前

间万物品性各异,有的可供观赏,有的可为栋梁,人各有志,不能勉强。”

“若有人不愿做官,想去经商,那官一定做不好,就是强迫他坐到那个位置上,也会误国误民,何不放他一条生路?”

“孔夫子不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么?”

方孝孺反驳道:“可是殿下,太祖皇帝曾说过‘治政在于善俗,善俗在于教化’,而眼下吏治败朽,何谈大治?”

“方博士,读书人的眼睛不能总是望过去看,否则就会危言耸听,厚古薄今。”

朱高煦道:“如今百姓有衣穿,百官有事做,万邦齐贺大明,天朝泽被四海,对于这些你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难道不是以偏概全么?”

“殿下言之有理,有些官员想辞官经商,确实是不适合一味地阻止。所谓堵不如疏,朝廷应该趁机建立辞官的规制,而不是强行禁止。”

梅殷见方孝孺被朱高煦怼的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便接话为方孝孺找台阶下。

朱高煦颔首道:“不错,梅博士说的很中肯。”

方孝孺却不领情,反而再次开口道:“殿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社稷无存呐!长此以往,大明永乐一朝,如何开创盛世?”

朱高煦感到了一阵头疼。

他知道,如今大明的读书人,仍然有太多人持有方孝孺这种想法。

大明要想开启大航海时代,建立日不落帝国,必须要改变类似方孝孺的这种思想。

方孝孺师从宋濂,其文章、学问为宋濂诸弟子之冠,他轻文艺,重教化,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他的散文常以物喻理,直抒胸臆,文笔畅达,言简意明,为时人所传诵。

如《指喻》一文,以“拇病为戒”,指出“天下之事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劝喻人们要防患于未然。

但就这样一个精通儒学的大儒,有时却会缺乏理智,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

历史上的方孝孺,乃是洪武后期天下学者的代表人物,可谓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

姚广孝曾劝朱棣不要杀方孝孺,朱棣也点头同意了,但因为方孝孺的“不识时务”,朱棣最终还是杀了他。

方孝孺当时竭尽全力为朱允炆出谋划策,几乎所有的朝廷诏令都经过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