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回 工商改制(2 / 5)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2292 字 7个月前

慧的百姓们甚至很快便能炒出品质更优的产品。而随着工商私有调整引发的府属产业员工流失,那些不够核心、不够深度的技术自难保密。与其逆潮流而动,天天仗着专利寻人晦气,抑制工商起步发展,倒不如大方拿出交易,还能获取民心并最后赚上一票。

换一角度,六大集团看似放弃了不少技术、实体乃至员工,但却留下了管理精英、技术骨干与大批熟练工匠;拥有经历实践的核心技术与没有上限的贷款额度,还有一路绿灯的运营环境,甚至纪某人贯穿未来的广博见识,六大集团更像是一次凤凰涅槃,甩掉包袱更新换代,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把持华兴经济的主导地位,并保障新兴工商私有经济的平稳发展,财源滚滚更仅是时间问题。

必须说,此番六大集团重组,在将自身与**、功勋集团乃至全民再度捆绑之余,在促进私有工商经济起步发展之余,已将华兴府看做最大事业的纪泽,真正看重的绝非他个人也即华兴内府的经济收益本身,而是这些产业政企分离后的健康运营,更是自身对六大集团乃至对整体华兴经济的掌控力。

这倒不是纪某人贪恋权力,凡事都想掌控,而是出于一份责任,一份对自家拥趸华兴百姓的维护,一份对自家心血华兴政权的看顾。他从不吝用最大的警惕去质疑官员们的操守,六大集团的一应产业堪称华兴府未来**经济的定海神针,他愿意将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并将大头分给**享用,从而减轻百姓负担,但他却不想让行政官员们来主持蛋糕制作,因为他们多半会将蛋糕做得偷工减料甚至越做越小。

这一点,从大清,到民国,包括再往后,案例比比皆是。而纪某人对六大集团这一遭的股份明确分润,在邀买人心、惠赠嫡系利益并捆绑功勋集团之余,何尝不是令这些“国营”产业无形中多了许多事关切身利益的监督者,以抑制所谓的私人腰包鼓胀却公家经营不善?

脱离**羁绊,公平参与竞争,大力发展科技,改进生产工艺,优化产业管理,创新盈利模式,开拓内外市场,偏向中高端业务,纪泽已为旗下六大集团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方针。

同样,纪泽也不吝以最大的恶意来提防商人与资本的无耻。看后世,小道煽动女人们要珍惜青春学会爱自己,即便全家吃不上饭也要透支将钱花在自己的脸上身上,大到为了掌控油价去鼓动一场死伤无数的战争,资本与围绕着它的商人们,可以践踏所有法律,抛弃任何道德,损害全部他人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显然,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