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沈临风铺垫许久的连招!(1 / 3)

从某种程度来讲,刘德望不仅是自己的指路明灯,更是自己的人生导师。

可能,刘德望心里压根就没有想过这么多,他读书,带动员工们一起读书,只是为了读书而已。连他都没有想到,无形中,竟然培养出了一代商业枭雄!

“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我这人,平时最喜欢看的就是资治通鉴。”

“呦,你也爱看资治通鉴!巧了!我也是,哈哈哈,看不出来啊,咱们爷俩看书还能看到一块去了,真的是缘分!”刘德望拍大腿叫好。

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知己感!怎么没有早点碰上你呢,不然一定可以成为忘年交!殊不知,沈临风一身的能耐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跟着他学来的。

“资治通鉴可是一本好书啊,整套系列,我来来回回看了百八十遍,每一章每一篇倒背如流,绝世好书!”

聊起资治通鉴,刘德望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一样,滔滔不绝。“这可是一套好书,人这辈子能读懂资治通鉴的内容,不说是个历史通,那也得是半个文学家!天文地理**哲学,治国宗教文化军事,只要你想看到的东西,资治通鉴里全都有!一个人,要是不看资治通鉴的话,就别说看过书!”

就连伟人也说过,中国有两大神书,一本是史记,一本是资治通鉴,书里充满了辩证法。

“我看书的目的并不复杂,其实就是想找到人生的答案而已,古往今来,多少王侯将相,多少布衣庶民,能够青史留名者,必有其过人之处,也有其悲哀惋惜之处。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来历史,其实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什么都在变,无穷无尽的变数当中,唯一不变的则是人的本性。”x33

“通过读史,就能够通过个人与王朝的兴衰存亡的教训之中,警醒自我。正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便是如此。”

听着沈临风的叙述心得,刘德望赞许的点头,看向他的眼神中蕴**抑制不住的欣赏。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得失,知进退。”

“妙啊!妙!你小小年纪,竟然对历史有着如此之深的见解,今晚说什么也不能让你走了,晚上留下,就在这个雅间里,我请客,咱们畅谈一宿!”

千金难得,知己难寻,好不容易逮到一个能够在思想上产生强烈共鸣的知己,刘德望可舍不得沈临风这么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