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初步建设(1 / 1)

【前面两个看起来最难搞的人搞定了,剩下一个十岁的幼皇帝,张居正应付起来好似没有问题了,但有点马后炮的意思,等到他身亡后种种,证明反而是听着最容易搞定的人出了问题。

这就是托孤大臣、辅政大臣的悲哀,不是造反就是被清算,能全身而退的人少之又少。

神宗虽然只有十岁,但皇帝的十岁和普通人没得比,他懵懵懂懂的明白他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但现在权力却不在自己手里。HTtρs://Μ.Ъīqiκυ.ΠEt

张居正被称呼为最有权力的读书人,他当权的那十年,是首辅,是**,是国家权力真正的支配者。

神宗倒是和他爷爷比较像,但现在离他长大还远得很,咱们的首辅大人还是能威风好几年日子,该死的时候就死嘛,想开一点就好。】

呃,这种事情应该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想开的吧。

按照张居正的人设,也不是那种我不如谁入地狱的慈悲舍身之人,要他享受权力后就安安分分的**,还得带累家人,不太可能。

其他人稍微代入自己,发现还挺好代入的,不用考虑张居正会有什么圣人精神。

除了他们,还有一批托孤大臣就很慌啊,更慌的是什么都没法做。

真以为造反光靠一张嘴啊,古往今来,**的次数多了去了,但不是王朝末年靠造反上位的能有几个啊。

李世民朱棣:我们默默不说话。

【不管别的,张居正总算是把这个国家的政权放到手里了,这也是他和其它变法者的不同,多多少少还有个皇帝作为搭档,可张居正没有。

他入手的点是纪纲。

张居正认为从嘉靖的混乱开始,一直持续到隆庆的混斗,都是因为纪纲不振。

然后,他开始考察官员了,张居正请旨京察,五品以下吏部、督察院共同考察,四品以上自陈。

虽然肯定还是会有很大的水分,但里面以言干政的人确实去了几个。

张居正选拔人才的标准:能办国家事,有礼于君者。

我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