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铁路网与新产业(3 / 5)

存在来填补朝廷力量涉及不到的地区和领域。

统购统销有利有弊,但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大唐市场上的农牧产品供给和生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朝廷包揽的方式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谁都没有办法否认是朝廷在农牧渔等第一产业的大包大揽之下实现了最基本的稳定。

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情况,都不会再出现百姓有钱都买不到吃喝穿用的事情,也最大限度的杜绝了农产品的囤积居奇。

这也是大唐能够长期稳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琼崖侯府开放了琼崖的银行等金融领域,朝廷便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金融领域的调节能力。

实际上,无论事吴正义还是历任皇帝、五相,对于金融领域的发展都是持谨慎的态度。

没有人愿意看到资本凌驾于朝廷之上的哪一天。

所以别看大唐的每年的市场规模都在扩大,朝廷的税收更是懂不懂就超过十亿计的银币,但实际上大唐的金融一点都不发达。

之所以大唐的经济在没有发达的资金凑集渠道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快速的发展,完全是因为李氏商行和吴氏商行下属的十几家商业银行在给市场不断的输血。

当然,朝廷的几大银行也没闲着,每年都要向市场释放数以亿计的银币和上百万的金币,给民间的和官营的商行企业发放低息贷款。

琼崖侯府和朝廷联合,把商业贷款的利率做低到了高利贷完全无法生存的程度,虽然还是偶有某些资本雄厚的高利贷出现,但都不成规模,对市场的影响很小,而且很快就会被打掉。

债券市场依旧是半死不活。

这么多年,朝廷发出去的银行执照只有二十一张。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大唐的金融市场是一潭死水。

不是没人建议放开金融市场,最不济也要恢复债券的发行交易。

但是琼崖系在的时候极力反对,等到琼崖系退出朝堂的时候,有提前制定了并在朝廷通过了更加严厉的金融条例。

后来的人想要松绑金融市场是困难重重。

这是朝廷资本进入琼崖金融体系,正好成为了松绑金融市场的契机。

金融市场无所谓好坏,关键是要看合不合时宜。

朝廷从琼崖手中接手了太多要花钱的项目,只让朝廷花钱来办事显然不现实,还是要借助民间的力量。

但是琼崖侯府有言在先,无论朝廷要做什么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