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这逻辑……真的很有逻辑(1 / 3)

接下来的日子,倒也充实,三司衙门临时抽调的人来了,都在狄咏这个御史台二把手的班房里临时办公。M.

狄咏也抽调了御史台的一些刀笔吏与衙差,连范纯仁都临时帮着狄咏加班,也是出谋划策。

要制定一部法律,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框架看起来并不十分复杂,但是其实细节却非常麻烦,要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一件事永远也不可能真的面面俱到,这个追求面面俱到的过程,就是制定一部法律的困难之处。

走私多少货品,从犯如何,主犯如何,从犯要分几个等级合适?不能真的制定一部不负责任的法律,不能真的滥杀无辜……

各类瓷器与丝绸该怎么分类,大瓷器,小瓷器,什么品相的瓷器,分类就是税收的依据,不能一个大瓷缸与一个小饭碗都算成同样的一件瓷器,收同样的税。

这些细节,还要许多从业人员参与制定,就等真正找来瓷器匠人里的行家里手,也要找来布行里资深的裁缝与掌柜、浸染、织布等等行家……

这个过程无疑十分复杂……

进口税,那自然香料,颜料的行家也不可或缺,都需要充分资讯,什么东西什么市价,大概进价多少,到岸的价格是多少,如何分类……

还有许多东西,众人有不一样的观点,也需要商议,比如范纯仁就问狄咏:“子道,走私之罪,动辄抄家刺配,重则斩首,这逐利之罪,也不伤人性命,如此,怕是过于严苛了?”

这个问题,在范纯仁心中已然藏了很久,狄咏这部律法越是制定得深入之后,范纯仁就越是对其中各种罪名的刑罚难以接受,这倒是也不怪他,也是这部律法是有些严苛了。

但很有必要。

范纯仁之语,也说出了许多一起办差官员的心中想法,此时眼神都看向狄咏。

狄咏知道自己该上课了,开口:“尧夫兄可知走私之罪,有何后果?”

“那自然是国库减少,哪怕要比,也比的是盗窃,盗窃国家钱粮之罪,倒也轻易罪不至死……”范纯仁还真是一个逻辑能力很强之人。

狄咏点着头:“对,盗窃国家钱粮,商人不事具体生产,却是他们永远富可敌国,常言我大宋,国穷而民富,民富吗?其实民也不富,富在何处?士人与商人也,士人读书,提供的是管理国家的技能。商人何用?吸血罢了,国之不富,反倒富了商人,岂有这般道理?”

狄咏这话,偏激了,他自己也知道,但是这话符合这个时代人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