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讲武学堂与时不我待(1 / 3)

狄咏自去忙碌,战争要开始了……

狄咏自己,一定会在前线。

但狄咏如今身为朝堂宰相,百官之首,却又并不适合离开京城去前线。

这其中是有矛盾的,没有宰相亲自指挥战争的道理,但狄咏没办法,还是得去,那么京城这边,就要安排好许多事情。

三件事,第一,**上的稳定,两个关键人,一个太后,一个曾公亮。

第二,军事上的稳定,那就是欧阳修与苗继宣。

第三,后勤上的稳定,这件事既在曾公亮,又在三司衙门。

其实三司衙门才是麻烦所在,王安石是三司副使,并非三司使,近来三司使是空缺状态,这是狄咏有意为之,一直没有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狄咏也准备先就这么拖着,一直拖着。只因为王安石资格还浅,当不了三司使这个职位,只有拖着再说。

还有一件事,狄咏准备把知谏院司马光调到御史台去当御史中丞!让范纯仁升迁为了知杂事御史。M.

然后让两人带着诸般官员与差吏,出发去陕西河北一线彻查边境走私之事。

用人,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事情。司马光这种人,说治国理政之上,兴许他并不一定极为优秀,但在做言官御史,乃至吏治方面的事情上,司马光一定是一个顶尖人才。

极端保守派,是有极端保守派的现实用处的,那就是你能相信他对于是非对错的基本人品,对一件事情负责任的程度,这与**上的意识形态是无关的。

所以,狄咏对于司马光的任用,就在吏治上,监督与调查官员!

倒是范纯仁,狄咏对他在治国理政上,有比较大的冀望。

最近,狄咏也准备把苏轼、苏辙兄弟俩调回来了,兄弟俩一个在河西当判官,一个在宁夏当判官,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让这兄弟俩去那里,狄咏也是有考量的,一来自然是为了兄弟俩能有晋升的资本。二来,也是为了培养,真说到为官的能力上,苏辙其实还不用怎么担心,这小子能力很强。反倒是苏轼比较让狄咏担忧。

去西北,看到的,不仅是国土之大,也不仅是基层当官的经验,更是……杀人放火的事情。

西北,党项人作乱的事情很多,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次数极多,狄咏与王韶的应对方式,就是高压,杀人放火!一杀能杀整个作乱村落所有人。

苏轼苏辙,作为河西与宁夏的主官副手,其实更多就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