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命运的十字路口(1 / 4)

小梦小手一拍,几十个全息页面同时出现在林游面前。

最靠前的页面上,写着意识芯片的技术概述。

林游不出意外地看到:这项技术并非单纯涉及到计算机领域,而是生物领域和电子计算机领域共同的杰作。

是这两条技术分支,在各自道路上越过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最后在接近下一代技术奇点的地方,诞生的一次偶然交汇。

它并不比纯粹的碳纳米材料石墨烯芯片性能更强,但它有一项不可替代的优势——

能够承载人类意识。

当然,跟现在市面上的芯片相比,它仍旧极其强大——毕竟是下一个时代的技术。

现在市面上还在使用的硅基芯片,正因为进入7nm制程工艺后,出现的漏电和散热不佳问题头疼得不轻。

虽然还没有真正抵达硅基材料的物理极限,却也已经可以隐约看到那层天花板。

半导体和芯片产业对新材料的探索,也早已开始。

目前最被业界看好的,就是拓扑绝缘体材料和二维超导材料。

而石墨烯,又是二维超导材料中最受看好的那个。

从林游看到这份技术资料来看,石墨烯也确实是下一个时代的芯片材料。

不过意识芯片,并非纯正的石墨烯芯片,而是以石墨烯和一种特殊的人工蛋白为基础,共同制造而成。

这种跟脑蛋白非常相似的人工蛋白,可以把神经细胞的离子通道和超导材料连接在一起,使得神经细胞的电子信号可以传递到石墨烯芯片上。

说得更直白一些:意识芯片上的电子部件和活体细胞将可以彼此联系!

神经细胞发出的电子信号可以被芯片记录,而芯片也可以作为下载生物神经网络的平台。

这项技术唯一的代价,就是不再像当前的蜃楼这样,可以实现“无创”,而必须在脑壳上“动刀子”,将大脑神经和芯片本体连接起来。

当然,实际上并不会用到“刀子”,因为这“创口”一点都不大。

——并不需要像林游曾经看过的科幻电影那样,直接在后脑开个大洞,再捅进去一根巨大的金属插头。

完全不需要,缝衣针粗细的连接口就足够了,绝对是微创中的微创。

就跟在脑袋上做个针灸差不多。

只是林游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这技术有多强,也不是这技术想实现有什么难处,甚至也不是小椿又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