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流年(2 / 3)

惜吧。

京城的人也看出来了,贾家不掺和你们那些烂事,我们就只管自己家孩子念书。

十一子中像金荣家世全无的,现在已经放弃了继续考学,在张镇衙里做了师爷,帮着处理公文,一年也有七八百两,金寡妇一下子就脱贫致富。换了宅子,添了下人,产业,整个人都抖了起来。

秦钟倒也是专一的,就跟在亲爹后头专心的学习,秦邦业看儿子长进了,和之前的旧关系也都慢慢的切割了。之前其实还有点怕,常常吓得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身子骨自是差了。但是看贾家没一点怕的意思,还闹得这么风生水起的,自要向贾赦讨主意的。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贾赦就睥睨着他,问他除了让小秦氏挂了个名,还干了啥?秦邦业摇头,小秦氏也十八九了,就是老义忠亲王第一次坏事之后生的,怕老圣人怪罪,放外头养了。说是秦家的孩子,其实人家自有一套班底,秦可卿那通身的气派,是连二十两都凑不出来小京官能养得出来的?所以秦邦业说实话,跟小秦氏真不熟。不然,原著里秦钟上学的银子,还要老子去凑,大观园小姐妹们的组回诗社王熙凤还拿了一百两呢。

秦邦业看贾赦不说话了,自己再琢磨也回过味了。小秦氏是既是挂了他的名,那里头的事,人家也不会再让他再掺和了,一个和贾政一般万年都不升官的主,也指不上个啥,不然,当初也不会让他来养这个孩子了。

秦邦业了解了,自是恢复健康,开开心心的带着亲儿子参与到了工部的各项建设之中。反正工部尚书还挺喜欢秦钟的,说只要他考上举人,就给他个差事。若是上了同进士,就可不用翰林院三年培训期,直接进工部。反正你也没长一张宰相的脸。这话秦家父子都爱听,干得很欢实。

欧萌萌看着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老圣人和新帝到底在在拖什么?

不过,三年过去了,旧臣们看新帝总是一派风清的样子,而江南明显的,还在老圣人的手中,最明白的,就是江南甄家还屹立不倒,看着荣宠不衰的样子。

而老爷子看着和新帝父慈子孝,新帝常常带着皇后去离宫探望。所以让大家很难啊,这怎么站队啊?

特别是勋贵们,一个个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主要是,他们觉得自己的地位越来越尴尬了。大多都像之前的宁荣二府,一家子一个快没了的爵位,子孙全无建树,捐个无用官职,勉强维持着昔日的体面。贾府成功转型,但其它家除了说贾家丢了旧勋世家的脸面之外,竟然拿贾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