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人才困境(2 / 3)

旅游,阿尔卑斯山周边的国家都可以去。具体的你们碰,总之一条,要拉开梯度。年轻人要给希望,让他们知道做到某个级别享受某个待遇。」

「我们这边不要和国企那种论资排辈,要设置人才的技能卡,项目贡献卡,进行综合的打分,一旦过线不要犹豫,无论多少都去。别弄分数和人数相互制约的那种,年轻人会感觉被骗了。」

「做这个要快,夏天就办了。招聘人才的时候我们直接打到招聘板公告上面,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待遇不错的公司,不是那种血汗工厂。」

想到现在国内面临的严峻形势,季东来知道自己需要做点什么。

跨国公司买全球卖全球的模式之下,即便是实体产业代表的跨国实体资本进入国内,也不是来开善堂的。

中国当下生产力要素价格特别低,趁着这种机会,跨国公司无一例外都在疯狂的吸纳中国顶尖高校出来的这种高级人才。

哪怕是企业不需要那么多,这些企业也会不遗余力的吸纳进去。

说的明白一点,他们都吸走了,中国国内的很多实体企业就没有那么多人才可用。这种手段是阳谋,但是却很高明也无可指摘,因为

美金是人家印制的,想给多少就给多少。

无论这些国内培养出的人才有没有爱国之心,巨大的金钱吸引力也会让这帮人重新选择就业方向。

更何况国内当下的民营企业,百分之八十以上都集中在低端制造业领域,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高级人才,中专生甚至初中毕业生做这些厂子的技术工作都绰绰有余。

久而久之,在所有国内高级人才的印象里,国内企业给不起待遇,血汗工厂的概念已经形成。

尤其一些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出来的民营作坊的老板,国家法定假日也不会给工人放假,动不动就免费加班,很多额外的工作都是义务劳动,把工人和大学生当做家奴使唤工人并且以此为荣,让国内民用企业的名声越来越差。

季东来身在其中也深受其害,局面只能慢慢的扭转。

现在不缺钱了,对人才的选定上面企业可以上一个新的台阶。

「嗡嗡……」

几个人正在有说有笑的谈论公司的事情,季东来的手机响了,望着刘宇鹏的电话,季东来赶忙接了起来。

「宇鹏,怎么这么晚打电话?」

走出喧闹的房间,季东来接了起来。

「我们在空军医院,我爸来看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