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离开了石料厂(1 / 3)

北马寻龙 一笔心酸 1055 字 5个月前

“目前最早记载妈祖身世的文献为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廖鹏飞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里有社,通天下祀之,闽人尤崇……恢闳祠宇,严饰像貌,岿然南面,取消王侯。夫岂过为僭越以示美观?盖神有德于民,有功于国,蒙被爵号,非是无以彰其威灵也】”

“大意是天下很多村子都有庙宇,福省人最为崇敬,但妈祖庙建设恢弘、造像庄严南面而向,莫非是以僭越不礼来追求美观;然后廖鹏飞展开论述,说此神有德于民众,有功有国家,更是被圣旨赐下爵位,不这样做无以彰显神灵功德。”

“由此可以看出,在南宋时期,妈祖信仰在当时并不广泛,也不兴盛,甚至还因为造像类于王候被人指责僭越不礼;后面廖鹏飞很自然的开始阐述妈祖身世功德,希望人们了解后认同妈祖配得上王侯形象。”

“妈祖信仰的原型是一名叫做林默的渔民,也有传说是民间的巫女,说起来,她其实也归属于早期的北马一脉。更是北马成神的代表人物……起初,她能言人祸福、治病消灾,对于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讨生活的渔民来说,海难是最难以预料的,渔民丧生的不计其数,希望有神灵的庇护。”

“林默巫女的形象,恰恰迎合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后来又因救助海难,在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逝世之后,渔民立庙宇,供奉祭祀林默。”

“慢慢的过去了近一百年,或许因为时间久远,林默的信仰在当地慢慢扩散开来,元祐丙寅岁(1086年),在圣墩附近,常有光气夜现,附近的人不知为何,有渔民去看后,晚上坐小舢板回家,第二天小舢板自动又回到了圣墩…当天晚上居住在附近的人都梦到有神女说:“我湄洲神女,其枯槎实所凭,宜馆我于墩上。”第二天大家发现都做了同样的梦,就觉得太灵验了,于是给林默立庙祭祀。”

“而后人们发现这个庙宇无论是祈祷风调雨顺,还是疾病灾难都非常灵验,特别是在海上的祈愿,凡是有祈祷者,所处船只哪怕遭遇大风大浪,也会平安,妈祖信仰就开始了广泛传播。”

“宋徽宗时派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国,从东海行走,遭遇风浪死伤众多,但给事中乘坐的船只毫发无损,当时有人看到有女神站在桅杆上翩翩起舞;平安之后路允迪就问大家这位女神是谁?...时有保义郎李振,一向信奉妈祖,就说这是妈祖,他们回朝之后上奏皇帝,宋徽宗下诏赐赐名顺济庙。”

“得到帝王加封的妈祖,神迹开始一个个出现,民间开始把她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