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群理想者(2 / 3)

,没事的时候治治病采采药,对各国争霸没有任何影响。

直到医师都跑到了赵国,各国才意识到医家的重要性。

当今天下真正能称得上医师的,其实也就小几百人,其中半数都在赵国,其他各国要说没有意见那是不可能的,只是畏惧赵国的实力,一直忍着。

这些医师离开赵国,来到自己的国家,也是变相削弱赵国。除此之外,他们也能享受到医家的研究成果,甚至将这些医师留在国内。

当然,以各国的节操是不可能强留的,但是让这些医师‘自愿’留下,他们有一百种办法。

“此去一路艰辛,生死未卜,诸位不如再等几年?”赵括缓缓扫过面前二十余名医师,每一位都是当世的佼佼者,死任何一人,都是医家的损失。

如果是一两位,赵括还可以派强者保护,但是这么多人……赵国的强者就保护不过来了。

至于普通士卒,少了没什么用,多了赵国不可能派,各国也不可能同意。

每名医师除了医箱,笔墨纸砚等必需品之外,只带了一两名学生,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就是他们的亲传弟子了。

“大王,我们心意已决,就今日吧。”为首的毕命坚定的说道,他的老师宋衷和襄子都年纪大了,不适合长途跋涉,所以这次只能由他出马了。

马上他们将分成三队,分别前往秦国、燕齐两国、韩魏楚越四国。

其中韩魏的气候环境和邯郸几乎没有区别,他们只做短暂的停留,便会南下前往楚国和越国。

“本王在邯郸等你们回来。”赵括见毕命等人坚持,没有在多说什么,俯身缓缓行了一个大礼。

总有一群人,他们始终坚持理想,即便荆棘密布……

“臣等一定会回来的。”毕命等人回了一礼,转身登上马车,随着一声驾呵声响起,马车朝着南北西三个方向驶去。

“回去吧。”赵括叹了一口气,转身朝着邯郸城走去。

“农家准备的如何?”回去的路上,赵括询问道。

“已经整理编订好了。”陈辛**着胡子说道。

医家在跋山涉水,学神农尝百草,编订医书的同时,农家也没有闲着。

这几年内,他们走遍赵国所有地方,研究当地土壤、气候、水文、降雨等条件,确定最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并收集所有能够提高产量的耕作方式,整理成册。

除此之外,农家研究的小麦和大豆也有了新的进展,不过距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