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王道与霸道(2 / 3)

赵括明白,墨家和儒家的争辩,不仅仅是道争,更是在争赵国,双方都想让赵国用他们来治国。

如果把国家当做一个人,那么兵家就是武器,法家就是骨头。但光有武器和骨头是不行的,还要有血肉,而其他学派争夺的,就是血肉这个位置。

楙道家占据了楚国和韩国,墨家占据了秦国,儒家占据了魏国和鲁国。

齐国则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排除一个位置偏僻,大家都看不上的燕国,那么各派能争的就只剩下赵国了。

墨家投靠赵国最早,赵括对墨家也很好,经费、封地、人才一个没少,但就是不用墨家来治国。

儒家是天下显学,此前是看不上赵国的,但是鲁国苟延残喘,中山被灭,魏国衰落,儒家迫切的需要投靠一个强盛的国家。

但赵括很显然也没有用儒家来治国的想法。其实除了儒家和墨家之外,鹖冠子代表的黄老也是想争一争的,不过这个老家伙比其他人聪明,除了派一个弟子出面之外,没有露出任何想法。

楙发现事不可为之后,便放弃了。赵括更愿意学的,是齐国的兼容并包。

天下很大,并没有拥挤到只能容纳一家一派。把所有学派全部分封在一个地方,让他们天天比斗,不仅要比辩论,更要比治国,想必比现在有意思多了。

到现在,天下已经和历史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岔路口,赵括也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或许几百年之后,就会有一批孔子、墨子这样的贤才从这些封地中走出,为华夏文明指引方向。

“臣会告诉他们的。”蔺相如点了点头。

“去其他地方看看。”赵括说道。楙邯郸学院很大,除了各个分院之外,还有专门为孩子启蒙的学院,更进一步学习的中级学院,教将士们识字的学院,教楼烦、林胡人读书识字的学院。

学子想要学习百家学派的思想,首先要经过五年的基础教育,考入中级学院,学习三年,顺利毕业,才能进入邯郸学院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

如果没有经过这八年教育,则要等到成年之后,通过各个分院的考核,进入学院学习。

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些学派为了抢弟子会使用某些刷新下线的手段,毕竟几岁以及十来岁的孩子是没有辨识度的,也没有形成自己的认知,很容易被外界影响。

等到经过八年学习,或者成年之后,形成自己的三观,也对诸子百家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可以选择学习百家中的哪一派,或者学习其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