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三年(2 / 3)

太长,南方多雨,粮草无法保存数年之久。越君不会让这批粮草打水漂的。”刘平说道。

“臣也是这么觉得,越国如果冒然宣布复国,必然遭受楚国全力打击,失败的可能性高达九成。反而如果等待合适的时机,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鲁仲连点了点头。

“如果是秦国在背后推波助澜呢?”赵括突然问道。

“大王的意思是……秦国准备为越国创造机会?”鲁仲连问道。

“不错。”赵括点了点头,如果有秦国帮忙吸引楚国火力,越国复国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而且有越国这颗钉子扎在楚国背后,对秦国也有好处。

“臣以为可能性不大,纵观秦国这么多年,都是在利用别人,达成自己的目的,怎么可能牺牲自己,成就越国。况且对于秦国来说,楚国已经不是他最大的敌人,秦国在东南方向的扩张也到了极限。越国的存在,对秦国有利,但并不是非常大。不值得秦国这么做。”鲁仲连说道。

鵨鄢郢之战后,秦国最大的敌人一直是赵国。如果是为了在赵国背后安一颗钉子,鲁仲连觉得秦国有可能这么做,但换成楚国的话,不太可能。

“秦国西南地区一直在和羌人交战,不过并不激烈,应该是在练兵。臣没有收到秦国有向江陵、南阳派兵的消息,但是不排除秘密增兵的可能性。”刘平说道。

“越国这次用什么来交换的粮草?”赵括问道。

“七千俘虏,全部都是青壮。”鲁仲连说道。按照实际价格来说,七千青壮的价格已经超过两百万石粮草一倍有余,很显然越国也知道赵国轻易不可能答应,所以多给了一倍的价格。

越君不知道的是,他现在送给赵国的这批人,为日后赵国灭越的时候,提供了多么大的便利。

“那两位认为这粮食卖还是不卖?”赵括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看向鲁仲连和刘平。

平心而论,越国复国对于赵国来说是有好处的。如果说秦赵视彼此为最大的敌人,那楚国毫无疑问就是两国的第二大敌人。

楚国的实力虽然时强时弱,楚君的脑子也时好时坏,但楚国凭借着广阔的疆域,总体实力从来没有跌出过前三。

现在楚国选择和赵国联合,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翻脸,赵国需要越国在背后牵制一下楚国。

但赵括担心越国复国会打乱赵国的计划。这场大战一旦从东南掀开,越国成功复国,战争很有可能会蔓延至整个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