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小说家(2 / 3)

以前道路没建,水路没有疏通,从邯郸运送粮草到河套,一路上的折损要超过三分之二,三石粮草到河套就剩一石,如果是五原朔方,可能就只剩六七斗了。

现在走水路的话,道路也建好了,即便是运到朔方,路上的损耗也只有五成,运两石能到一石,路上吃一石,在古代已经非常不错了。

齐国最后还是没能抵挡住诱惑,王孙贾回去之后没几天就带着齐太后的旨意回到了赵国,和赵国签订文书。

虽然齐太后也曾怀疑赵国的目的,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都看不出危害齐国的地方,不仅没有危害,而且对齐国大有裨益。

等到齐国曲辕犁和水车普及,道路建好之后,国力上升一个层次都没有问题。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贵,不过可以理解,毕竟赵国要赚钱嘛!

能够将这种国之重器卖给齐国,齐太后对赵国的警惕下降了三分,好感度提升不少,再加上收了赵国不少钱的后胜在旁边不停地说好话,齐太后也没有多加思考,就将秦国派来邀请齐国抗衡赵国的使者给赶了出去。

和秦国一样,赵国在外交方面没少砸钱,不管对方是忠臣还是奸臣,砸钱总没错,反正灭了对方之后,钱又回来了。

若是不能灭掉对方……那现在留钱也没用,就是帮敌人存钱。

而且赵国现在比秦国有钱,花起钱来也痛快,金银财宝不停地送,原本倒向秦国的各国大臣在金钱的推动下,已经逐渐倒向赵国。

赵国也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只要各国不对赵国出手,给赵国留出足够的发展时间就行了。

“那就好。”赵括点了点头,看了一晚天空,“天色已晚,若是没有其他事,两位就留在宫中吃完饭再回去吧。”

“那就多谢大王了。”虞信和触龙都没有拒绝,宫中的大厨做出来的饭菜是公认的好吃,他们吃到的次数也不多,有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几人迈步朝宫中走去,虞信和触龙虽然是乘车过来的,但是赵括没有坐车,他们也只能在后面跟着。

暮色降临,路上依然还有不少行人,两侧的酒楼上通火灯明。邯郸宵禁的时间经过几次延后,现在到亥时,也就是晚上九点才会宵禁。

如果不是还是战争年代,赵括甚至想取消宵禁,夜生活才能真正带动大家消费好吧。

赵括刚走了几步,突然停了下来,惊讶的看着前面不远处的一个酒楼。

该说大家富裕了之后,自然会追求精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