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八章 兑现承诺(2 / 3)

农田是今年新开发的荒地,即便今年年景很好,皆获得丰收,这些新开发的农田亩产只有九斗,不足一石。因此能够运往燕国的粮食并不多。”

“燕国疆域狭长无比,一路上粮食损耗极大,这些粮食送到将士们家中可能就不剩多少了。特别是像辽东辽西等地,距离赵国数千里之远,这点粮食都不够路上的损耗。”栗腹拱手说道。

“栗卿既然提出来了,想必必然有解决办法。”赵括说道。

“大王英明,臣听闻我赵国从越国得到了一批海船,不知大王可否下令让水军用大船帮我们运送粮食到燕国?”栗腹说道。

“我会给袁华下令的。”赵括点了点头,“另外,既然两成粮食不够,那就增加到五成。告诉所有屯田兵,虽然他们的君主不愿意花钱把他们赎回去,但是本王绝不会让他们的家人饿着肚子,只要他们在赵国好好工作,满五年之后,本王必定会放他们回国。”

“对了,栗卿再安排一下为所有屯田兵写一封家书,和粮食一起送回将士们的家中。如果有亲属想要回信,可以让送粮食过去的人员一起带回来。嗯,这个规矩就定下来了。以后每年夏收和秋收的时候,屯田兵都可以给家里写信。”赵括说道。

对于赵括来说,粮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心,只要能得到二十万俘虏的人心,赵括就算是亏钱都愿意。

不要小看这部分民心,未来赵国灭掉燕国之后,想要迅速安定下来,靠得就是这个。

更何况这群俘虏农闲的时候,修路,整修河道,修筑河堤,开荒等等,都能对赵国带来很大的利益,并不只是种地。

无论如何,赵括都是不亏的。

如果不是当时赵国实在养不起那么多人,他都不想将齐国的俘虏卖给齐国。

“大王仁慈。”栗腹俯身说道。

“对了,通知燕国了吗?”赵括问道。

“燕国已经同意我们为将士们的亲属送粮食了,并且答应不征收这部分粮食。”栗腹说道。

这件事对于燕国来说就是赤裸裸的阳谋。

燕国答应,赵国会获得燕国百姓的民心。

燕国不答应,所有百姓会因此痛恨燕国。

因此燕国明知道赵国借此机会收买人心,也不得不吞下这杯毒酒,还要答应赵国不能征收这部分粮食的农税。

“这件事就由栗卿来负责,我会安排人员和你一起前往燕国。记住一点,任何一升粮食,都要由我赵国亲自交到将士们家属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