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热情的百姓(2 / 3)

赵括和襄子走在王宫中的小路上。

“先生最近在邯郸住的可还习惯?”赵括问道。

“劳烦大王挂牵,老夫在邯郸住的很好。”襄子顿首道。

自从到邯郸之后,襄子再也不用每天辛苦辛苦上山采药,晒药,磨药,熬药……

赵括在城外建了两个大仓库,全部用来盛放药材,整个赵国所有登记在册的医师都可以使用,费用从他们看病的医药费中扣除。

因为担心扰乱市场,影响其他药铺,赵括收购药材的价格定的比市价低半成左右。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赵国百姓的贫穷程度,即便是收购价格比市场价低,每天仍然有大批百姓从很远的地方送药材过来卖。

后来他才知道,虽然很多药铺也都收药材,但是他们需要的量有限,而且有固定的收购渠道,不会收零散的药材。

而赵括只要重量够一两就收,来多少要多少,价格透明,童叟无欺。再加上很多老人和小孩农忙之后没事做,都会山上采药过来卖,毕竟能赚一点是一点。

百姓们很珍惜这次赚钱的机会,所有的药材都是晒干不沾任何泥土的,上党的人参一株能有孩童手臂粗细,灵芝一圈圈年龄数得花眼。

他们生怕会因为药材问题导致赵括不再收购,那么他们将会失去最后一个赚钱的机会(本章未完!)

第一百八十一章 热情的百姓

现在城外的两个大仓库都快装不下了,第三个大仓库正在建。

之前宋衷曾劝说赵括,现在的药材已经够用三年的了,不要再收了。

不过赵括不想辜负百姓们的热情,还是决定继续收购药材,同时提升医师的待遇,以此来鼓励人们学医。

襄子现在每天上午看病,下午去仓库摆弄药材,他现在最乐呵的事情就是看着堆满仓库,怎么用都用不完的药材。

晚上则和宋衷讨论医术,最让襄子气愤的是,宋衷那个老家伙医术不如他,徒弟却超过他的徒弟,气的襄子天天给徒弟补课。

然而任何行业到了某种高度之后,再想要进步靠得就不是努力了,而是天赋。

襄子的徒弟在天赋上虽然超过大部分人,但是和毕命比起来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最后不仅没能超过毕命,还让旁听的毕命学了不少东西去。

襄子下定决心,以后一定找一个好徒弟。

“不过最近有件事情很奇怪,有一拨人一直想请老夫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