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军心(2 / 3)

个紧张过。

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么大的官。

“说吧,你想给家人写什么。”赵括将笔上沾满墨水。

“写……写……俺也不知道写什么……”墨水都快干了,雄鹰也没说出来。

“什么话都可以。”赵括说道。

“那……就告诉俺家婆娘,说俺很想她,俺在军中过的很好,很快就能回去了。让她照顾好俺娘和俺娃。”

“嗯,写下来了,还有吗?”

“告诉她平时要将大门关好,俺们那地方不太平。遇到事情可以去找后排的嫂嫂帮忙,后排的嫂嫂精明能干,不怕事。嗯,还有,庄稼浇水的时候,不要和其他人抢,让其他人浇完了我们再浇。嗯,还有,告诉俺家婆娘,西头林嫂家欠我们家一块布,如果我死了,记得要回来,给孩子做件新衣服。如果我没有死,就不要要了,林嫂丈夫前几年战死了,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不容易。还有……”

“等等。”赵括连忙制止:“竹简上地方有限,要长话短说。”

“那……就这些吧。”雄鹰张了张嘴,有些失落地说道。

“嗯,好了。”赵括将雄鹰的话简化了一下写在竹简上面。

“等等,回来。”赵括抬头一看,雄鹰居然转身走了,连忙叫回来。

“大帅还有事吗?”雄鹰不解地问道。

赵括无语的看着雄鹰:“家庭住址说一下。”

“哦哦。”雄鹰不好意思的挠着头,“武城县临间乡毛沟里,俺叫雄鹰,俺媳妇叫蔷。”

“嗯,好了,一个月到两个月,你媳妇应该就能收到你的信了。”赵括估算了一下时间。

“多谢大帅,多谢大帅。”雄鹰不停弯腰行礼。

“下一个。”

……

夕阳西沉,夜幕逐渐笼罩大地,长长的队伍没有丝毫的变短,思乡心切的将士们仍然在这里,期盼地看着前方等会给自己写信的文士。

“点灯。”赵括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右手,下令道。

很快,每个桌案前摆起了一盏油灯。

诸位文士心中一片哀嚎,本以为天黑了就该结束了,没想到还要点灯写。

但是赵括和廉颇都还在写,大家不敢说什么,只能继续伏案写信。

排在后面的将士见此默默转身回到军营。

“下一个。”

时间不知过去了多久,赵括下意识地说出这句话,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