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笨办法(3k)(2 / 4)

家兄唐太宗 红薯刺客 1552 字 2023-06-04

在羽翼未丰之时,便锋芒毕露而被废掉或者和谐掉的皇帝,比如某位开启子贵母死,经历过辅臣争权,平定内乱后倚重霍姓,二十一岁便驾鹤西去的孝昭皇帝。又比如说某位也是子贵母死,却十八岁就退位当太上皇,禅位给不满五岁的儿子,不肯放权又被强行软禁,二十三岁死于嫡母之手的献文皇帝。

至于专出不是**就是**的高氏家族,少见的身心比较健康且依然才智超群,却挡不住一帮疯狂的亲戚,从马上摔下折断肋骨,登位两年就呼呼哀哉的孝昭皇帝,属于亲娘太给力,不予置评。

呃呃呃……孝昭这个谥号有毒吗?明朝好像有位皇帝,也是孝昭……只做了十个月皇帝。

不过话又说回来,武明皇后生了六儿二女,三个儿子当皇帝,一个儿子追封为帝,两个女儿也都是皇后……除了感叹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某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感觉到李治已经放松下来,李元婴松开捂着他嘴的手,甩了甩手,恢复散漫的笑容,惫懒地说道:“也许只是我在危言耸听,你如此不经事可不行,我去金州后,你还要护着兕子呢。”

李治听到护着兕子,渐渐有了些力气,声音有些虚弱的问道:“阿叔,两位阿兄……会如何?”

“我不知道。”李元婴倒了杯茶给李治,指了下前面,笑道。“万事有你阿耶我阿兄在,你别被他们忽悠瘸了,卷进纷争就好。”

纯善懦弱的雉奴,如今还入不了那些重臣的眼,可以默默稳着发育……若是李承乾能悬崖勒马,自然最好;若是不能,某就只好算计一下那位,自以为可以为相的侯君集。

曾有人辩论过,嫡长制与贤能制,古人为何选择嫡长制,因为嫡长好认,贤能难辨。祖龙没立皇后,想着选贤能为二世,结果……二世而亡。直到到康麻子引发的九龙夺嫡,争斗太过惨烈,雍老四想了个放到匾额后法子。

说实话,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后世实行一夫一妻后,那些商业大老为了合适的继承人,同样头疼,什么狼性文化,藏獒文化,还有各种办法多生儿子,也有全力培养闺女的,结果怎么说呢……最成功的桉例就是香江首富,为人行事如何,不予置评,两个儿子确实在事业方面比别的富二代都强。

若说怎么解决亲王的安置问题,既能让他们能守卫大唐,又不会心思太过活络,成天想着造反那点破事。某只有一个笨办法,三驾马车,三角形最稳固。

李治看着李元婴散漫的笑容,不知为何,心里踏实了些,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