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直上云霄(2 / 3)

家兄唐太宗 红薯刺客 1036 字 2023-06-04

不管别人信不信,某信,如此朗朗上口,确实适合小女郎来背。

唐俭:“……”

滕王就不能换个说法吗?每次都是为晋阳公主,说实话,某这个老头子都有些嫉妒她了。为什么某的阿叔中,就没有人这么贴心呢?

k“回陛下,某以为比千字文更形象易学,长短不一的句式,也显得富于变化,适合作为第一本启蒙之书。”岑文本叉手一礼,说道。“学完声律再学千字文,会更容易理解。”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对于初学者来说,太过宏大,说实话,某到现在也不敢说理解其中的深意。

魏徵看完布帛,抬头望天,不让眼泪留下来:有生之年,得见陋室铭与棠梨声韵,无憾矣

……不对,某要全力推行棠梨声韵与陋室铭,方不负滕王知己之情!

“陛下,应先刻印棠梨声韵,分发到各处学堂,直到县学,再由生员们带回家教导弟妹,最好能让各处亭长督促学习。”魏徵叉手一礼,说道。“至少先坐到背过,能识字。”

河东士族也好,陇西士族也罢,即便是南去的那些士族,他们永远不会知道普通人有多么想识字,不会知道为了识字他们要付出多少辛苦……某是其中的幸运者。

若是能见到白叟与黄童,牧子与渔翁皆能背出,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那才真正的此生无憾矣!

“玄成莫急。”李世民看到魏徵激动难抑的样子,仿佛看见了长安城随处能听到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的景象……文治武功,武功吾不缺,文治却总不如人意,若是大唐能大半人识字……声音也有些激动地说道。“声律不全,每一律的内容也不完整,你们轮流过来,与鱼伯一起,完善声律,也补全每一律所欠缺的内容。”

“陛下,某认为暂时不用补全。”房乔放下手里的布帛,有些缓慢地说道。“我们可以先出简版,前三句用典少,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易理解。一年或者两年之后再出完整版,也免得他们望而生畏。”

哪怕对于县学的生员来说,前三句有些太过浅显易懂,可对于不识字的稚童来说,却正好合适。不论是上智对中庸,还是禹舜对羲农,解释起来很容易。而颜巷陋,阮途穷,或者冯妇虎,叶公龙,就需要至少县学生员才能懂。

“玄龄真乃吾之臂膀也!”李世民手拍桉几,兴奋地说道。“如此一月之内你们便能编写完毕,再加上凋板拓印的时间,长安与洛阳月半之内便可以先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