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第六十八章困境(2 / 4)

肯定是熟悉的;再比如司马懿家世世代代都治经学,那也有很多独到见解;再说一说崔琰师出郑玄门下,那可是位当世大儒,两年前刚刚去世,唉,可惜再也听不到他的教诲啦。

他们正讲着的时候,正对着廊下的崔琰忽然诡异地停了一下。

两边很注意听他讲话的年轻郎君都很敏锐,顺着他的目光就往屋外看。

有个穿得很朴素,近似于破破烂烂的人坐在廊下,正在那里吃东西。

当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看向那人时,她就把头抬起来了。

司马懿突然觉得整个人都窒息了。

他曾经设计过她和崔琰的相遇,其中又分为高配版和低配版。

高配版里包括了各种情深义重的寒暄,恰到好处的恭维,情意绵绵的挽留,以及恩威并施的征辟。

低配版里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玩意儿,但那至少也是一个体面的大将军坐在上首处,微笑着倾听,并适时地点头,直至最后他将崔琰忽悠过来作为结束。

……这么说有点不太好,但司马懿确实是很想忽悠崔琰过来打工的。

陆廉是个好人,但河北百姓不认,他们只认世家,世家又只认和他们同一阶级,同心同德且有名望的人。

那司马懿就开动脑筋了,既然大将军铁了心要拿铜豌豆的人设,他就得另外找个人过来替大将军拿安抚世家的人设。

自己的名望不够高,而且出身也并非冀州世家,年纪还有些轻,不能服众。

而崔琰完美地达到了他每一条要求,并且这人的脑子也颇简单——就像是一个标准的世家模版,有一点奢侈的习气,但同时也笃信美德与信义,只要举起大将军那光芒万丈的道德大棒吓一吓他,他是会心服口服地同意当这个工具人的。

在这些设计与谋算里,大部分工作都由司马懿来完成,尤其是低配版,几乎可以说大将军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点头微笑,拿出一个百战百胜的名将威仪就够了的。

百战百胜的名将努力将嘴里那块麦饼咽了下去,冲他们挥挥手。

“孔明先生也来了么?”她说,“我寻仲达,但见诸位会客,我在外面等一等就是。”

崔琰微笑着,甚至充满了怜悯地望向她。

“小郎君这般辛苦,原是来投奔仲达的么?”

司马懿和孔明都沉默了。

屋子里很沉默,屋子外面也很沉默,静悄悄一片,好像能听到外面走街串巷的小贩叫卖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