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粮仓之危(1 / 6)

“今日,似乎很宁静?”

嬴城安静的在大律府处理丞相府递上来的奏折。

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可他的心思并没有放在这些奏折上面,反而,数次抬头张望殿门口,按道理来说,烽火台误燃两日,今日也应该再燃一次才是。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是想要废掉烽火传信,必然是还要再来一次。

只是。

今日似乎很宁静,风平浪静的没有半点动静。

这种时候,他反倒是更希望有动静闹出来,宁静无声才是最可怕的局面。

然而,一直过了晌午,用过午餐之后,还是一副宁静安详的样子。

左右无事。

嬴城便出了咸阳宫,游走在咸阳城之内。

近日因为各种事情杂乱繁忙,他已经很少再去巡视了,连咸阳城都没有再走。

有点寂寥,也有点恐慌。

虽然朝廷已经做出了解释,并没有敌人进犯关中。

但先后两次烽火燃烧,还是令咸阳城氛围变得异常的压抑。

连街道上的行走的百姓都少了许多,街道两侧摆摊的小贩也变少了许多。

唯一人多的地方,反而成了各个粮店所在。

很奇怪。

平时看着所有的百姓都没有钱,都很穷,但到了这个时候,反而一个个都很有钱的样子,很多人都能够拿出来几百钱来一次性购买粮食。

不过。

因为朝廷明令限购囤积粮食,想要在粮店购粮就必须有身份铭牌,一种由官府发放,名为‘照身帖’的东西。

照身帖不仅包含户籍,身份,住址,还会将人的画像刻在竹板上面,以作识别之用。

一旦丢失照身帖,想要补办,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

因为严格限购粮食的原因,很多人火急火燎的来到粮店门口,看到官府的公告之后,又意兴珊的回去了。

说白了。

粮食放在自家的仓库里面,总是要比无粮之后购粮要安心。

而这就是大面积粮荒的原因。

但说真的,只要天与官不作乱,以农耕为主的时代,各家各户,其实并不缺粮。

缺粮的情况,一般发生在六月到七月这两个月。

而在民间,在土地私有化之下,乡里之中广泛存在借粮的情况。

此类借粮并非是地主豪门借贷粮食,而是以亲族为纽带的无息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