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子房,屈才了(1 / 6)

“出来了,出来了,出来了!”

宣传司外官署,一阵急促的声音冲了进来。

一名小吏气喘吁吁的趴在了大门上,焦急的喊道:“西进议事主要章程出来了。”

闻言。

一个秀面书生模样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迈着急促的步伐急忙问道:“具体议了什么内容,快快快,说来听听。”

“子房,莫要着急才是。”粗壮的淳于越也迅速的走了过来,说着不急,可还是目光迅速落在小吏的身上,问道:“快说快说,西进议事之上,到底说了些什么。”

不怪他着急。

西进之事可以说是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尤其是在了解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那更是让他们迫切关心着西进之事的决策。

在他们认为。

西进之事是朝廷转移勋贵视线,调节与勋贵矛盾的重要手段。

勋贵能否安定下来,对大秦有归属感,并支持赢氏朝廷,关乎着大秦天下能否稳定下来。

儒家经典之中有太多关于百姓的论述。

只是对于真正掌权者的描写,却少之又少。

因为。

儒家根本就不敢写,不敢深入的涉入世家,勋贵,贵族,豪门这个可怕的利益体。

他无比清楚这个道理。

而这,也就意味着,此次西进议事的重要性。

“回禀司正。”小吏气喘吁吁的道:“在此次议事上,监国提出了三不限制,三禁止。”

“哪三不限制,哪三禁止?”张良似乎非常着急的问道。

小吏看了一眼这个宣传员傍身的青年,虽然不满这人只是一个乡里宣传员,竟然堂而皇之的坐在司署之内,但还是面带愉快的回道:

“不限制控制地域,经营地域,占领地域。”

“不限制扩张地狱和不限制手段目的。”

“禁止任何方式的私斗,禁止任何形式的金银铜外流,禁止建立诸侯国。”

小吏一口气说完,张良便沉吟了起来,开始反复琢磨。

倒是淳于越,口快的道:“这是要让勋贵在异域之地建立自己的领地啊,朝廷好大的决心,虽不是分封,却形同分封。”

勐然间,淳于越反应过来,急忙拍着小吏的肩头,从袖口抹出来了一块一吊铜币道:“幸苦了,幸苦了,快里边坐,慢慢道来。”

“谢司正大人。”小吏连拒绝之色都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