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徒儿全都金榜题名(1 / 4)

东宫储君纳妃乃是大事,太史令等算了好些时日,才选出了一个大婚的好日子,八月十八。

正是金秋时分,储君成亲,万邦来朝。

临近八月,各邦使臣皆前来,明州海域稳定之后,海上建交的番邦是越来越多,大盛天朝实至名归。

中秋加之东宫大喜,长安城到处都是张灯结彩,花灯高挂,纵使夜里也是亮如白昼。

东宫大婚,在外养病的赵珏也得赶回宫中。

秋试在即,群臣见到赵珏是见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接连上奏章,望赵珏取消女子参与秋试一试。

八月十二便是秋试之时,若是让女子参与秋试,可就真的没有机会改变了。

赵珏一回宫见着这些奏章头昏脑涨,只觉得这一年来的病是白养了。

孟静姝见着赵珏头疼,给他按**头道:“陛下何至于如此头疼?”

赵珏道:“这科考是为朝廷选举人才,但女子职责素来就是相夫教子,做好贤内助,一旦让女子走出家门念书,怕是后患无穷……”

孟静姝道:“有何后患呢?将女子困在后宅之中才叫可惜,你看陆宛芝跟前做了三年的武安侯夫人,在府中郁郁度日荒废才华,外室都欺到她头上了。ъΙQǐkU.йEτ

她若是心甘情愿被女戒束缚困于后宅之中,而不是破例去清澜书院之中教书,孟敖,顾青池,赵珩,张远,姜璃,还有去寻人参的沈洛之……这些朝中大臣哪里来的今日?”

赵珏叹气道:“唉。”

孟静姝又道:“陆宛芝此生十余年的时日,花在教养女学子上头,望得是,女子可以科举可以走上正道,你抢了人家的儿子,这也就当做是弥补了。”

任凭朝臣再是反对,长安秋试时,陆宛芝的女徒儿们终究还是走近了考场。

贺知非终究是没有进考场,倒也不是身子骨弱,还有便是她外祖母的原因。

自从徒儿们进了考场,陆宛芝就担忧万分,长安书生万千,中举也是极为困难的,她虽对学生的学问有信心,却也怕她们头一次入考场,心存紧张。

赵珩陪着陆宛芝等在门口道:“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我参加秋试时候的场景。”

陆宛芝道:“十八年了,整整十八年,当年谢瑾之不甘与委屈,今日该释怀了。”

这十几年来,陆宛芝一手将这些女徒儿们带大,无不期待着这一日。

这一日,比她儿子成亲,还令她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