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太子回京(2 / 4)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1332 字 2023-05-24

这一段时间朱元璋已经想了很多事情。不敢说悲伤的情绪已经不在了,最少恢复了理智。

毕竟在战场上,旋生旋死,如果没有这一点情绪整合能力,瞬息之间,不知道有多少人身死。如果这一点情绪都承受不住,朱元璋就不是朱元璋了。

死了一个儿子,让朱元璋伤心一会儿就够了。

而此刻朱元璋给太子的压力,其实想看看太子在这个时候有什么反应。

要看一个人的本色。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而今朱元璋要看太子在临难之际的表现。

是的,秦王之死的事情,朱元璋调查得差不多了。虽然他很不愿意,但是秦王之死,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太子与沐英在这一件事情上,有一些处置失措的地方。但是这一件事情,错不在他们。

朱元璋想看到太子在这个时候的反应。

但是太子毫无反应。

似乎默认了沐英的话。

朱元璋也知道,秦王之死,不管怎么说总是要有人负责的。太子不能负责,沐英来负责也行。

只是太子表现的,太没有担当了。

朱元璋淡然说道:“既然帽子不合适,你就留下来,回去闭门思过,不得圣旨,不得出府。”

沐英恭恭敬敬地行礼,说道:“臣谢陛下隆恩。”

随即缓缓地退了下去。

随着沐英离开,朱元璋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徐正很有眼色地缓缓的退了下去。

朱元璋沉默了很久了,说道:“这一件事情,你准备如何处置?”

太子沉默了一阵子,说道:“儿臣谨遵父皇之命。”

朱元璋听了更生气,说道:“你就这样想吗?”

太子心中暗道:“我还能怎么想?而今之局面,我说什么有用吗?或者说,说的越多,错的越多。”太子说道:“此事是孩儿的错,孩儿任由父皇处罚。”

朱元璋心情本来就不好,听了这一句话,更是怒气勃发。

认错。

好吧,对学生来说,承认错误,也算是端正态度。对一般人来说,承认错误,也算是负责任的态度。但问题是,对于皇帝来说,却不是这样的。皇帝承认错误?给谁承认?承认了有什么用?罪己诏是一个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