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春耕(2 / 4)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1315 字 2023-05-24

多了。

但是也不是没有缺点。

缺点,就是马耕比牛耕犁的浅。

而今很多荒地都是种的第一季。产量也不会太高。这一点小问题,不会影响太大。

“咳咳。”叶旺猛地咳嗽两声,叶沈搀扶着老父亲。在一边亦步亦趋。叶旺说道:“这第一季,种大豆。大豆有个好处,就是不择土地。不管是生地熟地都能活。而且对春耕的时间,卡得也不是太紧的,春天到夏初都能种。只要不是秋天冷的太快。都能有收成。”

说到这里。

叶旺又猛地咳嗽了几下。

叶旺封爵之后,似乎心愿已了。年龄也大了。身体一日比一日衰弱。如果可以,何夕也不愿意让叶旺来操心。只是何夕夹带里的人,在屯田,耕种上面最精通的,居然是叶旺。

甚至连主持过河套屯耕的黄子澄在这上面都不如他。

无他,虽然大明军队屯田的传统太根深蒂固了,叶旺在辽东这么长时间,屯田的事情做得最多,他最熟悉东北这一片土地,该种什么,能种什么?这个情况如何应付。

他都考虑过。

对于叶旺挑选出先种一年大豆,何夕也没有意见。

不知道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叶旺觉得辽东合适种大豆,而后世很多百姓也是做出同样的判断,东北大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响当当的。大豆在秦汉时期也作为主食存在过一段时间。

但是大豆有固有的缺陷。有豆腥味,消化不好等等。更重要的是产量低,大豆的产量也不过四五百斤,而在古代产量更少。一石左右。一百多斤。与小米这种中国传统的粮食作为退出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因一样。

只是而今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大豆不择地等优点,又显露出来了。不过,即便如此,这一次每亩产量也不到几十斤,不到百斤。

所以,何夕拼命地开垦荒地,想以数量弥补质量。

将所有新移民都统一编组,统一安排,集团劳作。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开垦荒地,还要建立起一套最基本的灌溉体系。

何夕看着眼前的一切,沿着辽河一线,辽东东岸的全部,与辽河西安岸的一部分。几乎有几十万男丁,都在奋力春耕。这种要马拉大犁也有。牛拉犁也有。甚至人拉犁也有。

在畜力这一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