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高炉(2 / 4)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1584 字 2023-05-24

>

用人也是有不同的用法,对于不重要的人,高替代性的人,不用管他是怎么想的。心里憋屈也好,仇恨也罢。是被强迫也好,不得已也罢,他们都必须老老实实的听话。这些人就是大部分朝臣,乃至于文官士大夫。

对于,这些人朱元璋根本不在意他们内心之中是怎么想的?而要他们体谅他这个做皇帝是怎么想的?

而那种有特殊才能,对于他的大业,是独一无二,乃至于决定胜负的人。却要收其心。臣其肺腑。只能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才能。所以何夕一点小心思,朱元璋一直包容,不揭穿。

他可是记得,何夕是从2022年穿越过来。但是何夕给历史,仅仅到清朝灭亡,还有一百多年空白的。

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猫腻。

朱元璋不去问,他在等何夕自己说。自己敞开心扉。

就好像朱元璋敏锐地感到,生产力这个词,背后有很大的文章。

------

南京郊外。一条小河蜿蜒流淌。

小河应该是长江的支流,水量并不算小。上面架着一辆水车。已经在慢悠悠地转动了。

水车与鼓风机还没有连接,而鼓风机却固定在高炉的一侧。

高炉有一丈多高。并不是单单一座孤零零的高炉。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下面有通火的风道,而围绕着高炉,有一个大不的平台,是要从高炉上面投料的。至于下面的出料口,还有一个几尺深的方坑。

一般来说,直接从出料口出来的铁水,凝固之后是生铁。

而从出料口将铁水引导在方坑之中,不断地搅拌。最后冷却下来的铁是熟铁。而生铁与熟铁,再次一起煅烧出来的就是钢了。

何夕爬上爬下,不厌繁琐的将所有地方都看了一个遍,还趁人不注意的时候,用手机全部拍照记录下来。

虽然何夕期盼一次成功,但失败是成功之母,他对这一次实验毫无把握。所以只能够记录下来一些有用的资料。作为将来的参考。而且他还提出一些意见。比如增加风道,增加风力等等。老生常谈的话题。

不过,工匠们都一一照办了。

就这样一日忙碌下来,算是将高炉改造好了。

当天晚上,何夕根本没有回宫,而是在附近找了一个地方休息。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