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诸葛亮会(2 / 4)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1581 字 2023-05-24

抱歉,工匠在明代是社会下层,社会下层很多人都是谨小慎微的。宁可不做,不能做错,因为他们承受不起做错的代价。这何夕如此举动,他们也不明白何夕要做什么?

不知道该怎么给反应?

那就没有反应。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听不懂何夕在说什么。

何夕引经据典,又是燧人氏,又是有巢氏,又是嫘祖,又是宇文恺,又是襄阳之战。大部分工匠都没有听过。他们对何夕所说的,很多都是不理解的。

即便有几个理解的,也不敢相信。

比如葛工头。

葛工头而今白发苍苍了。上了年纪了,对襄阳之战,还是听人说过的。毕竟襄阳一战到而今,满打满算不过百年出头。葛工头小时候听说过不少。

当然最重要的是,葛工头祖上就是宋朝的工匠。

毕竟这也正常。工匠手艺很多都是家族传承的。外人很少得到传承。葛工头能被傅忠当成工匠代表,决计不是他年龄大。而是手上有好手艺的。再加上为人公正,诸多工匠信服,才有这样的地位。

所以葛工头对当年襄阳一战还是印象的。对回回炮也是有一些了解的。

只是他太清楚了一点了。

不管是宋朝,元朝,还是而今大明朝,工匠都是被使唤的人。他可不相信何夕这样说,就能这样做了,就算何夕想这样做,这么多年的传统,何夕一个人能做什么?

不过,有一点他却察觉到了。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何夕如此作态,是下血本了。或许这对葛家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大好机会。

这种尴尬局面,没有持续多久。毕竟何夕也是脸皮厚的。微微咳嗽一下,就忽略了刚刚的冷场,直接进入正题了。说道:“因为西南战事,需要调动大量军械,南京武库的数量不够,需要紧急打造一批军械,其中最重要的是,甲胄十万副。要在年底造出来。”

此言一出,下面工匠顿时一片嘈杂。

无他,他们都是大工匠。并不仅仅是技术好,他们本身就会负责一定的生产任务。毕竟,官员们不会直接管理工匠,一般都是找工匠之中德高望重的人来管理。

所以这些大工匠们,也负责组织生产。